10月1日起,深圳最新“控烟令”将正式开始实施。据了解,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中,电子烟首次被纳入控烟范围,并因此引发热议,“电子烟到底有没有危害”也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过去几年,由于各地相继出台“控烟令”,电子烟一度被视为香烟替代品,成为吸烟者的新宠。但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电子烟并不安全,其产生的气溶胶通常含有有毒物质和污染物,部分金属含量甚至超过传统香烟,同样可能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变。
电子烟首次纳入控烟范围
10月1日起,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将正式实施,引发热议。
据了解,此前条例也曾几经修订。1998年8月28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15年后,2013年10月29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条例经历首次修订。2019年6月26日,最新版修订稿在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相比之前几个版本,最新修订版也被称为“最严控烟令”。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条例首次将吸烟定义为“使用电子烟、持有点燃或者加热不燃烧的其他烟草制品”,这也意味着电子烟也将被纳入禁烟范围中。
其二手烟危害同样巨大
此前,由于各地先后出台“控烟令”,不在公开场合吸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电子烟也因此迎来发展机遇。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各大电商平台上,销量最好的电子烟产品其产品卖点往往都聚焦于“真烟口感,轻松解瘾”。事实上,这也是电子烟类产品之所以能够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即作为香烟替代品。
但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电子烟的烟雾成分远非其宣传的那么“安全”。2019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微信曾发文称,研究表明,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二手气溶胶(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其中包括颗粒物质(包括细颗粒和超细颗粒)、丙二醇、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和尼古丁。并非像很多营销宣传的那样,仅仅是“水蒸气”而已。对比无烟的清新空气,电子烟二手气溶胶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倍,PM2.5值高出6-86倍不等。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某些金属含量,比如镍和铬,甚至比传统卷烟产生的二手烟的含量还要高。因此,吸食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也有可能导致人体发生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不论是吸烟产生的二手烟,还是使用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都是有害的,哪一个都不可以接受。“这就好像问‘出门在外,你愿意被汽车撞还是被摩托车撞?’一样,都不想要。”
条例规定违法最高可罚500元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最新修订版《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中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均被列为禁烟区域。其中,室内公共场所主要包括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教育或者活动场所的室外区域;体育场馆、运动健身场所的室外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公共交通运输站楼行人出入口外侧五米范围内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站台和等候队伍所在区域等。
条例规定,凡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将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范围责令改正,处五十元罚款并当场收缴;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罚款;有阻碍执法等情形的,处五百元罚款。未成年人有前款规定情形的,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范围予以训诫教育并责令改正。
除吸烟者外,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如果未能履行规定职责,将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范围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二十四个月内再有未履行情形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青年报与腾讯联合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孔令晗
编辑/董伟
校对/成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