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时间已经不短了,有几个问题一直有人在追问。
中国到底有多少稀土资源,稀土为什么被视为一种战略金属?中国能不能拿“限制稀土出口”作为武器反制挑起贸易摩擦的国家?
8月29日,全国政协第九期“委员讲堂”节目上线,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详解了他对稀土热点问题的看法。
观海解局将节目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唯一不可替代的要素
稀土非土,也并不稀少。我们常说的稀土是氧化物、硫化物以及碳酸物的化合物,图片中像化肥这样一堆一堆的东西就是稀土。
在农业领域,稀土可以充当化肥添加剂,增加叶绿素的工作效能,使得农作物增产。比如江西的脐橙很知名,就是因为种脐橙的山坡上富含稀土,所以脐橙成为江西一种特有的地理标志性产品。
在轻纺工业领域,稀土可以用来鞣制皮革,还可以用来染色。我们穿的毛衣,漂亮的毛线就要用到含有稀土成分的颜料。
在冶金领域,稀土可以加到炼钢的钢炉里,让钢铁更纯净。在玻璃和陶瓷领域,没有稀土,我们用到的陶瓷刀也不可能那么锋利而有韧性。
最近一二十年,稀土在军事和现代工业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只有用到稀土,才能把零件做得又小质量又好。而且,在目前科学水平下,稀土是唯一不可替代的一种特殊要素。
所有的导弹、高精尖武器都会用到稀土。比如飞机要隐形,涂料里面就会用到稀土。风力电站中的马达要用到上吨的稀土金属,雷达系统、核磁共振也都要用到稀土。
生产效率最高&环境破坏严重
稀土这样重要,我国的储量如何?
李朋德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全面掌握了稀土的加工提炼技术,而且发现了众多的稀土矿。第一个是在内蒙古包头北部80公里的白云鄂博,二是在四川牦牛坪,还有在山东和江西。尤其江西的矿最容易开采。
“因为资源占到世界的40%,加工能力是全球的90%,中国就成为世界稀土的老大。”
之所以能成为稀土界的“老大”,关键还是因为中国掌握了稀土的分离技术。
李朋德说,稀土很难分离,15种要素混在一包土里面,每个元素的化学价一样,性能一样,原子核中子就差一个原子量。正是“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在提取原子能材料放射性元素的时候发明了提取稀土的办法。
徐光宪院士
李朋德总结说,由此,中国的稀土生产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开采稀土对环境和植被破坏严重,尤其是在初级提炼工序中,对于水源的污染相当严重。
在上世纪最末10年和本世纪前10年,因为稀土提炼技术门槛低,我国存在着稀土生产无序,乱采严重等问题。
“任何人拎着筐子上山都可以去扒稀土,任何人都可以在矿周边开挖,窃取稀土,窃取之后买一袋碳酸氢氨化肥,弄个池子,把稀土放进去混起来,浇上水,一周后过滤,就可以拿到稀土的元素,再进一步提炼就可以生产稀土了。”
李朋德说,我们当年甚至有一项科研成果称不需要开采就能得到稀土。在山上打个“孔”,把化肥倒进去,在下边开槽,把溶解的稀土直接引出来。但这样,山就不复存在了,土壤和岩石分离之后,很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带来地质灾害。
除了生产问题,还有稀土走私,这都让中国的稀土在当年卖出了白菜价。
是最大生产国 却不是最大消费国
为了解决问题,一方面,我们发展绿色矿山,让因开采变秃的矿山复绿,让生态恢复到原始状态。生态环境的恢复是需要花钱的,李朋德说,稀土作为一种对环境密切敏感的产品,我们也希望在开采后恢复生态环境的成本可以加入到稀土的定价中。
比如,借鉴OPEC制度,组织有稀土的国家组成类似稀土领域的OPEC来共同制定全球的稀土价格,让稀土的产量与需求能够匹配,让价格中能够有一部分资金可以反馈到各个国家进行环境治理。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深挖稀土的潜力,充分挖掘各种稀土元素的价值,以带来最高的效益。
比如稀土中的铈元素产量最大,也最便宜,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我们国家经过研发发现,这个元素和其他元素搭配可以产生新型永磁磁铁,这让铈元素的产量从800吨增加到了30000吨,“这就是未来我们电动汽车和其他各类新型电机所需磁铁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价格下来了。”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尽管我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稀土生产国,但却不是最大消费国。我们把原材料卖给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它们加工成终端产品,变成马达、集成电路、显示器屏幕等,然后再返销给中国。
2017年稀土进出口数据显示,在全球总量中,中国出口了47%,进口了24%。但出口的47%是以原材料为主,进口的24%却以高科技产品为主。
稀土会成为“武器”吗?
稀土对武器制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稀土本身会成为“武器”吗?
委员讲堂现场,有观众提问说,现在正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时期,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中国是不是可以拿起“限制稀土出口”这样一个武器,去反击那些蓄意挑起贸易摩擦的国家?
李朋德说,这些年,我国加强了稀土管理。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稀土产业逐渐走入规范。除了进一步收紧矿权,不让生产遍地开花,2011年最初的文件中还规定要进行出口配额。
2012年,美日欧将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及出口配额管理和分配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2014年,WTO裁定美日欧胜诉。
目前我国的稀土出口政策是什么?
观海解局注意到,在5月23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曾表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中国对稀土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没有资质和数量的限制;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管理措施。
“中国的稀土也是世界的稀土。”在委员讲堂中,李朋德引用了一句邓小平的话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有哪个国家把石油封着,限制别的国家用吗?不可能。稀土也一样。
李朋德说,中国有稀土,但中国不是唯一有稀土的国家,中国也不会把稀土做成一种特别专一的封锁,不让别国来用,而且也封锁不住。
他强调,稀土是人类的稀土,中国是本着多边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以我们坚信,稀土在未来只会越用越广泛,越用越好。
校对/罗晶 项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