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举办“达·芬奇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艺术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4-19 15:06

4月16日下午,与达·芬奇的一场“不可能的相遇”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徐徐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23日。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联合呈现的全球艺术教育推广项目中国首站。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全球范围内都正在或即将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此项目作为中国纪念达·芬奇系列活动之一,将收藏在卢浮宫、乌菲奇美术馆、梵蒂冈博物馆等世界重要美术馆的17件达芬奇经典代表作品,包括《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天使报喜》等,通过高清拍摄和仿真原大输出技术进行高质量复制,高度还原画面质感与色调色温,集中重现达·芬奇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遗产。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主任、文化参赞孟斐璇,著名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阳光国际集团董事长王端宵,以及中央美院各院系代表、艺术家、为此次展览投入赞助支持的机构及个人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在致辞中表达了“不可能的相遇”三重含义, “第一,我们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相遇了”。作为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达· 芬奇几乎在一切领域所涉及的很多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我们是和人类智慧的高峰相遇了”。达·芬奇曾说过“最高尚的乐趣是理解的乐趣”,而今我们遇到的,是达·芬奇把人类对艺术、对科学、对哲学的深刻理解融为一体,创造出的人类奇迹。“第三,我们和我们探究奥秘的机会相遇了。”得益于国际领先的收藏级数码还原技术,收藏于卢浮宫等世界级博物馆、美术馆的17件代表作品汇集在一起,为大家提供了近距离观看作品的机会,观众可以亲自探索画面中的奥妙。高洪最后表示,“我们的美术馆既是艺术的殿堂,也是美育的阵地,我们以此次教育推广项目来表明我们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对于全社会推广美育、加强美育工作的诚心和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未来众多的不可能当中相遇。”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主任、文化参赞孟斐璇首先宣读了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的致辞,大使充分肯定了本次展览丰富的社会教育性以及推广职能。他表示,意大利和中国在文化艺术领域上的相遇不仅加深了两国的友谊,更丰富了两国“智慧丝绸之路”的价值,使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随后孟斐璇参赞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谈到,除了此次展览,大使馆与中央美术学院也在积极筹备其他重要的艺术和文化交流活动。他强调,2020年是中国和意大利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日子,又有着文化年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帮助下两国将会展开更多丰富的纪念活动。

众所周知,莱昂纳多·达·芬奇是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思想文化运动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智者,除了在最为世人熟悉的绘画领域,他在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就。达·芬奇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油画作品,但此次展览通过国际领先的数字采集和制作技术,还原世界大师的经典艺术,使得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无法移动的珍贵原作,能够以新的方式汇聚一堂,无论对于这些作品之间,还是对于这些作品与观众之间,都是一场“不可能的相遇”。

据了解,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一所大学美术馆,肩负着服务社会、加强全民美育的使命。在国家提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文物保护新突破、加强创新教育等政策的鼓励和启发下,举办此次美育推广活动,也反映出央美美术馆在探索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新形式,以及普及大众美育的新方法上的开放态度和努力尝试。除展览本身之外,还将在开幕前和展览期间,分别在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持续为公众呈现一系列学术讲座,主题包括:《创新者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科技的象征》《达·芬奇与解剖学》《达·芬奇笔下的女人》等。展览还配套印制了小册子,介绍达·芬奇的生平,以及17幅作品的背景知识及相关学术讨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编辑/李晓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