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北汽新能源的产销快报引起了行业内的普遍关注,数据显示,2019年1月北汽蓝谷共生产新车142辆,同比下跌98.17%,销量为4512辆,同比下滑43.66%。
此份快报一出,立马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因为北汽新能源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一直具有范本意义,比如在去年乘用车市场出现18年来首次下滑,车企各个喊“冷”之时,北汽新能源依然取得了全年15.8万台的累计销量,同比增幅达53.11%,而这也是北汽新能源连续第6年占据新能源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
不过1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不增反降甚至直接腰斩,反差直大不禁让人唏嘘。尤其是其在新年首月产量仅有142台更让人怀疑北汽新能源是否遭遇了什么变故?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产量和销量的巨大鸿沟,除了意味着厂商在有意去库存,进行技术性削峰平谷之外,还有可能是产品体系竞争力出现了问题。
那么其原因到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北汽新能源技术性减产,从而推进产品矩阵升级转型。要知道北汽新能源虽然在新能源市场一直是销量第一,但其中售价5-6万区间的EC系列却占了60%的销量,这意味着低端车型占了北汽新能源总体销量的半壁江山;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市经过前两年的高补贴发展之后,如今竞争已愈发激烈,不仅各传统厂商向新能源市场投入重金,而且造车新势力也层出不穷。以往靠造“政策车”拿补贴的新能源车1.0时代逐步向更具含金量的新能源2.0时代过渡。这意味着厂商所提供的产品在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方面都要更具竞争力。而这也对北汽新能源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北汽新能源需要时间来消化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期的阵痛。
此外,在国家政策层面,新能源补贴力度也在逐步缩小,有业内人士预计,2019年国家和地方补贴降幅或达30%,受此影响新能源厂商或涨价或自己补贴才能维持产品的普适性。而补贴减少显然会对北汽新能源产量和销量下滑产生影响。
当然,以上因素意也味着北汽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减少低端车型的产量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同时,来自北汽新能源内部的人士的言论似乎也可以印证这点“现阶段按照“高质量发展”思路,电芯资源需要向高品质的新产品倾斜,因此我们(北汽新能源)在主动控制和调整电池配套”。而包括高能量密度的高薪更电芯资源供货不足也直接限制了北汽新能源的产能。这意味着售价更高的北汽新能源EX和EU系列将得到优先保证。
尽管主客观因素很多,但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面对更多的入局者,北汽新能源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就拿起1月份推出的纯电SUV EX5来说,眼下就面临包括比亚迪宋EV500、上汽荣威ERX5以及吉利GSe在内的多款同级竞品的打压,同时也对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未来,随着北汽新能源低端车产量减少,其未来销量压力也显而易见。
而根据规划,2019年北汽新能源还将推出包括EX3、EC5、EU5 R600、EU7在内的多款新品,这在加速北汽新能源产品升级的同时也有望为北汽新能源销量攀升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初,北汽蓝谷懂事总经理郑刚因身体原因离职。而1月销量的同比暴跌更使得北汽新能源管理部部长马仿列的接任变得“亚历山大”,处在风口浪尖,考验的将不只是产品的技术还有领导的艺术。
编辑/何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