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来自上海评弹团的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着《后描金凤》中以正压邪的故事;台下,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的居民,听得如痴如醉。
到桃源新邨社区桃源书场听一曲正宗的苏州评弹,是当地不少居民的日常。
“听到关键环节就结束了,不过瘾、不过瘾!”散场后,81岁的王品翔意犹未尽,他跟邻居陆巧忠约定好,明天一起“书接下回”。两人现在是书友,过去是一起打牌的“牌友”。关系的变化,源自桃源新邨社区的改变。
桃源新邨是嘉善县打造的城乡一体化社区,2010年迎来了首批住户,来自姚庄镇10个建制村的1100多户村民搬进了楼房,现在这里是有7200多名常住居民的大型社区。
“放下锄头搬进城,大家经常打牌消遣。”王品翔说,邻居来自四里八乡,彼此间不熟悉,打牌能拉近距离。久而久之,这里有了棋牌室,成为社区老年人茶余饭后的休闲之处。
2016年,一封来自社区老党员和乡贤的联名信送到了姚庄镇政府有关负责人面前,信中建议整治棋牌室,满足老百姓文化生活需求,建设一个书场。
不久后,姚庄镇开展居民调研,组织居民代表座谈会、党员大会,征求棋牌室改造的意见。最终,棋牌室被改造为桃源书场。
文化活动怎么搞?嘉善县北连江苏苏州,东接上海,区位优势显著。在姚庄镇文化站牵头下,以长三角文化联动的形式,桃源新邨社区与苏州的苏韵评弹团签约合作,团里会选送说书先生和剧目演出,也负责报送候选剧目、邀约不同剧团前来演出。
这些年,苏州苏韵评弹团、张家港评弹团和上海评弹团等来自长三角各地的文艺团队轮番登场,剧目丰富,很受大家欢迎。对此,苏韵评弹团负责人庞志豪也挺意外,“没想到这里的老百姓这么热爱评弹”。
桃源新邨社区党支部书记吴雪丽介绍,传统曲目最受欢迎,长篇说书、评弹等演出的上座率也不错,书场里常常座无虚席,有时甚至一票难求。“评弹评书节目采取连续剧形式,每天两小时分段开讲,每15天讲一出剧。”场内日常由专人管理票务、茶水,单日票3元一天,一出剧15天联票为30元。
书场一角贴心设置了节目点赞榜和节目点单榜,大伙可以用贴纸表达意见,为往期节目“点赞”、为下一出戏“点单”。“以前是有啥听啥,现在听啥大家说了算。”吴雪丽看着榜单说,《多尔衮》和《阿庆嫂到上海》目前得票旗鼓相当,她要着手联系团队安排曲目。
社区居民受益,周边百姓也跟着沾光。来自上海金山区枫泾镇的叶仲清几乎每天骑着电瓶车来听书;上海青浦区金泽镇也有几个书迷,是苏州市评弹团的铁杆粉丝,每逢苏州市评弹团演出,他们必来捧场……吴雪丽说,书场至今已演出超2800场,累计观众超27万人次。
最近,吴雪丽有了新目标,她想邀请长三角地区更多的曲艺团队到桃源书场表演,把书场大门“开得更大”,广迎长三角书迷,“我希望,未来这里能成为长三角书迷的精神家园,甚至是长三角曲艺交流的场所。”(人民日报记者 窦瀚洋)
原标题:桃源书场演出超2800场、惠及超27万人次—— 浙江居民听上苏州评弹
编辑/张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