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深入晋城市高平市、陵川县调研。唐登杰指出,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转型”是山西谋发展、闯新路的核心。作为传统煤炭大省,山西兴于煤,也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山西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能不足。“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西的重大任务。
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山西要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从“新路子”到“新步伐”,山西探索转型发展的脚步更为坚实。
第一,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任,也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
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曾被称为“点亮过全国一半的灯”。然而,因为发展过于依赖煤炭等资源,山西曾面临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下滑等问题。
为了破解山西发展困境,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任务。山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这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
党中央十分重视山西的转型发展。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7月初,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交给山西的一项战略任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保持定力,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根本上是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山西不断深化转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具有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转型发展积厚成势、前景广阔。
第二,任务仍然艰巨,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有序向前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多年努力,山西转型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取得一些成效,但任务仍然艰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重点要抓好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
明确发展思路,方能坚定有序。
其一,传统产业是“基本盘”,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原有的资源禀赋,而是要调整结构,让资源有新动能。
近年来,山西大力推进煤焦、钢铁、建材、冶金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快打造煤与相关产业一体化项目,提高资源转化效率。
目前,山西省煤炭、焦化先进产能占比分别达83%、100%,炼钢先进装备产能占比力争2025年底达到90%以上。山西煤炭行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已经实现脱胎换骨,智能化煤矿达到268座,排全国前列;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
开辟传统产业发展新路径,还要引入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壮大能源新质生产力。例如,7月18日,在太原中北高新区,煤炭工业煤矸石及煤气化飞灰固废处理新技术鉴定会举行。据介绍,该技术实现了极低热值煤矸石和煤气化低活性飞灰燃烧降碳无害化处置,为其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是我国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其二,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必争赛道,要结合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逐步形成体现山西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山西省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9.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9.5%;全省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29.6%。
另外,近3年,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半导体”四条主赛道,新引进落地晶科能源、泰山玻纤、厚生锂电池等121个战新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317亿元。
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用好绿电外送量全国第一优势,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煤机装备、风电装备、光伏组件等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7月25日至26日,唐登杰来到康硕电气集团了解精密铸造高端智能装备研发生产情况,鼓励企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陵川县,唐登杰听取重点景区建设运营和民宿、药茶等产业发展情况介绍,指出要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实习生 李泽妤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