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要有耐心
人民日报 2025-07-30 17:19

过去,置身于城市之中,人们往往被“快”的惯性裹挟,速度成为最重要的度量衡。一些城市里,高楼挡住了童年的晚霞,车流淹没了邻里的寒暄,大拆大建让乡愁无处安放。

而现在,城市建设向着“内涵式发展”的方向转变。前不久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做好城市工作,需要有更多耐心,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其实,速度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不能把速度当成唯一标准。当“一次性投资”取代久久为功,城市发展便会走上急功近利的路径,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可能。有更多耐心,就是要从更高维度看效果,拉长评价周期、拓宽评价主体、升级评价内容。

有耐心不是慢作为,而是要善作为。比如,上海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向周边社区居民发放1300份关于社区功能设置的调查问卷,发现社区食堂、净菜超市、平价健身、公共绿地是居民选答的高频词。据此,各方共同努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生活之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体小店等主体实现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有耐心的背后,是制度创新、主体多元、利益共享的系统协同。

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有些项目建设可以加速,但城市气质的涵养、文化认同的沉淀则必须交给时间。福建福州世代接力、延续种树传统,成就“榕城”美名。江苏扬州长期坚持“放气球规则”,在瘦西湖景区周边将气球放飞至拟建楼房高度,若在观察点能看到气球,则要降低设计高度,“低头让景”。真正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而是久久为功的精雕,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耕耘,方能让城市发展赢得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有耐心体现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市工作的效果如何,不只在统计报表,更在群众体验。四川成都打造“回家的路”社区绿道,不搞大开大挖,只在既有街巷植入微绿廊、文创空间等,让一条条“回家的路”承载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垃圾分类到饮用水安全,从适老化改造到建设托育中心,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人民城市建设中的“大事”。只有把群众感受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城市才不会在发展中迷失方向。

当夜幕降临,一盏盏灯亮起,孩子在社区广场嬉戏、年轻人在运动公园健身、老年人在林荫道上散步,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动人风景。更好统筹速度与温度、规模与品质、当下与未来,相信每一座城市都会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姜凡)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北京加快构建数字生态与城市发展融合新范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5
“体育+”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人民日报 2024-11-06
外交部: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为城市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1
探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发展2024服贸会“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论坛”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6
聚焦数字医疗与居民健康 第十二届民建北大“城市发展论坛”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9
让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
人民日报 2024-03-17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人民日报 2023-12-05
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人民日报 2023-10-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