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持续强降雨导致怀柔区部分山区道路损毁、通讯中断。7月27日凌晨1时10分,海淀消防增援怀柔二分队闻令即动,目标直指灾情最前沿的琉璃庙镇及周边村落。经过37小时不间断的艰苦奋战,二分队成功将草场村、鱼水洞村、黄土梁村发现的105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随即,完成首批转移任务的消防救援人员已再次返回现场。
据介绍,海淀消防救援支队接令后,争分夺秒向怀柔进发,凌晨3时许抵达灾区外围。面对前方道路未知的险情,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凌晨5点,天未破晓,队伍徒步向琉璃庙镇方向挺进。
救援途中,多处道路被汹涌的山洪完全冲塌,巨大的缺口截断了前进方向。
“像这样被洪水破坏,到处是坍塌和落石的路还有一公里。”现场指挥员郭世剑说,“此时大概还有50名需要转移的群众在前方等待。”
找到被困群众后,消防救援人员在湿滑的崖壁上就地取材,快速架设起坚固的救援绳索系统。在队员们的严密保护下,有自主行动能力的被困群众紧抓绳索,小心沿悬崖边缘艰难通过;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和伤员,消防救援人员将他们一个个背负过险段。
转移途中,有的老人行动不便,随身的轮椅也在洪水中损坏,队员们就合力抬着轮椅,稳稳前行;有的母亲怀抱着年幼的婴儿,婴儿只有4个月大,由于没有母乳,奶粉也吃完了,必须转运。队员们立即上前,两人一组,小心翼翼地抬着婴儿车,在乱石嶙峋、泥水横流的路上开辟出安全通道。沿途被洪水冲毁的车辆横七竖八,一辆停靠路边的铲车,车窗玻璃被落石或洪水冲击得粉碎;不少车辆被滚落的山石砸中,变形损毁。
历经37小时的生死考验和连续奋战,消防救援人员成功将105名被困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其中,60余名本地村民被妥善安置在安全区域,40名游客则由消防救援人员一路护送,安全抵达北湾村集结点,并确保每一位群众都登上了回市里的大巴车。
完成首批大规模转移后,消防救援人员顾不上休整,再次返回灾害现场,对周边区域展开更加细致彻底的搜索排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贺梦禹
校对/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