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闯荡全球20年:经历过两轮337调查的企业有何“生死领悟”?
澎湃新闻 2025-01-01 13:02

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贸和代工需求的增长为LED产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许多中国本土LED企业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LED产业的起步。行业发展至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着最为强大的LED供应链。

出海是国内LED企业的固有DNA。LED光显行业龙头洲明科技(300232.SZ)的前身深圳市洲磊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彼时的小型洲明成立当年就完成了第一笔国际订单,把国内少见的LED全彩屏卖到了乌克兰。

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拉开帷幕之际,A股市场部分LED显示屏及上游芯片企业迎来一波股价上升,包括洲明科技、奥拓电子(002587.SZ)、艾比森(300389.SZ)、利亚德(300296.SZ)、雷曼光电(300162.SZ)、华灿光电(300323.SZ)、乾照光电(300102.SZ)等。引发股价波动的因素就是,来自中国的显示屏闪耀巴黎奥运会,多家供应商为巴黎奥运会赛场内外提供产品和服务。

更直观的数据则是,目前全球LED行业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都由中国企业占据,中国已成为LED产业全球领军者。“融入全球市场激发了本土企业的活力,中国企业在全球LED产业链分工中找到了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积累技术、生产经验、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管理经验,中国LED企业迅速壮大。”

洲明科技解决方案副总裁张严博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中国LED产业的崛起,得益于同时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庞大的市场。

然而,在过去20年的海外征途中,中国LED产业也遭遇美国“337调查”等生死考验。回忆起2008年那轮,张严博表示,“我们如果不打,所有中国LED产品都不能出口美国,‘中国制造’再难出海。”

张严博认为,积极应诉才能维护中国LED产业的尊严和正当权益。而如何提升中国企业自身在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整合行业资源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这些出海过程的“生死领域”是企业的长期课题。

Riyadh Season(利雅得狂欢季)中国企业打造的直径35米的LED球型屏。

坚持出海:海外营收占比不断提升

LED显示屏行业的客户以政府(G端)、企业(B端)客户为主,常用于广告牌、信息显示、舞台背景等公共和商业显示场合。因此,行业景气度和整个经济大环境呈强相关性。

综合多家LED相关企业披露的业绩报告,行业内业绩承压,基本表现为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有部分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则双双出现下滑。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各家“成绩单”更为尴尬。

企业押注出海的决心更加坚决。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资深分析师余彬在10月底的一场研讨会上谈到,从2024年LED显示屏市场来看,海外市场继续保持成长。2024年也是体育大年,欧洲杯、美洲杯、巴黎奥运会等国际赛事陆续进行。在体育、文旅行业转暖的带动下,海外LED显示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海关数据统计显示, 2024 年上半年 ,中国LED 显示屏出口额约为53.49亿元,同比增长8%。出口区域以亚洲和欧美地区为主,其中东南亚、非洲市场增长较快,美洲地区略微增长,欧洲地区则略微下降。

   行业内几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报告也显示公司进一步依赖海外业务。今年上半年,洲明科技海外营业收入21.71亿元,同比增长19.34%,占总营收的64%;艾比森海外市场实现营收约14亿元,同比增长约24%,占总营收的78%;雷曼光电国际业务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达5.1亿元,同比增长34.8%,同样占到总营收的78%。

“今天,洲明科技的业务已经遍布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遍布全球的160个LED虚拟拍摄影棚中,有130多个是洲明所建,在好莱坞的电影片场,在洛杉矶的LED影厅,在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巴黎奥运会的赛场内外,在世界各个角落,你都能看到洲明科技的LED显示屏。”

“从2020年至2023年,洲明科技的海外营收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了20.24%,目前海外业务占到了总额60%以上的比例。”张严博强调,洲明一路走来的20年,是创新发展的20年,也是大力出海的20年。

余彬在上述研讨会上也抛出其观点:长期来看,LED显示屏市场将继续维持增长。其给出几点主要的增长逻辑,首先,LED显示屏市场由发达经济体向非发达经济体拓展。中国是LED显示屏的全球制造基地,也是LED显示屏的发源地。第一阶段由中国市场向海外发达经济体市场发展已经完成,第二阶段将继续向非发达经济体市场拓展。

其次,由政府、大型企业客户向中小型客户拓展。LED显示屏行业发展20多年,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得客户群体增多,由to G市场向to B市场发展,未来不排除到to C市场的可能。

另外,由传统应用向新兴应用拓展。传统应用包括企业会议空间、安防监控、零售与展览、公共区域及交通和户外广告等场景,近年随着Micro/Mini LED技术的出现,LED显示屏的应用场景持续增多,如LED一体机、虚拟拍摄、电影院/家庭剧院等场景,未来仍存在成长空间。

破壁:直面美方两轮“337”调查

出海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向外拓展市场的选项。“出海其实总体是不太容易的,我觉得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出海都是属于再次创业,基本也是个‘一把手’工程。”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战略学系主任陈国立教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本质上而言,出海就是一个所谓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自然而然要出海。”

谈及对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的新观察,陈国立提及两点,“从国内企业家来看,他们出海的意愿更加迫切,部分原因是国内市场环境非常内卷,这个时候出海从产品上来说等于是寻找一个出口。”

其提及的第二点关键词在于“务实”。“和5年前相比,中国企业家出海更加务实,之前可能更多听到他们走出去就想降维打击,因为确实中国的产能优势、供应链优势让他们有骄傲的资本。”

陈国立认为,每家企业出海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其实都不一样,“我自己觉得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企业家要真正清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同时能够在出海的过程中用自身竞争力去解决掉国别差异带来的管理和运营的挑战。”

作为“资深”出海领域,中国LED行业早已见识过出海征程中的大风大浪。

洲明科技也不例外,其在美国市场就遭到两次“337调查”。所谓的“337调查”,是美国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这种具有单边制裁性质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立案门槛很低,但杀伤力巨大,凡是被认定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将被禁止进口到美国及销售。一旦发布普遍排除令,除被申请人的相关产品,其他同类产品也可能被禁止进入美国。

2008年2月20日,哥伦比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Gertrude Neumark Rothschild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递交申请,要求对短波长发光二极管启动“337调查”,并申请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ITC确定了34家涉案企业,分别涉及日本、中国、韩国及中国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大陆有4家企业被诉,洲明科技即其中之一。

十年之后,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2018年3月27日,美国超视技术(Ultravision Technologies)有限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ITC提出申请,指控洲明科技、利亚德、联建光电、艾比森、奥拓电子、雷曼光电、上海三思、元亨光电、深圳金立翔视效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LED灯驱动及其组件侵犯其专利权,请求ITC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

谈及第一次“337调查”,张严博坦言,当时难题摆在了洲明的面前,“这场官司,如果打,需要付出巨额的律师费用,几千万的律师费,对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洲明,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企业压力很大;但如果不打,所有中国LED产品都不能出口美国,‘中国制造’再难出海。”

积极应诉才能最终赢得生存空间。2008年4月18日,洲明科技和广州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在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牵头下联合应诉。“最终与对方达成和解,解除了中国LED出口美国的普遍排除令警报,维护了中国LED产业的尊严和正当权益。”

第二次应对时则更为从容。张严博表示,2018年在得知又被“337调查”后,洲明科技迅速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并在互动平台上及时回应,表示将联合行业协会及同行业公司以积极的态度处理此次事件。聘请熟悉中美知识产权差异和 337 调查程序的专业律师团队。同时,相比前一次,这一次行业内企业团结一致,形成合力。

最终,美国Ultravision迫于多方面压力,主动以零成本的和解筹码向ITC提交了撤案终止调查的动议。“中国LED企业在此次337调查中大获全胜,捍卫了中国LED企业的尊严和在美国市场的正当权利。”

就美国的“337”调查,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此前也表示,“和美国人打这一类的官司,中国人几乎没赢过,我们给开了先河。”

丁彦辉还谈到有几点感受:第一,不要畏惧在美国打官司,然后要充分了解美国的游戏规则,了解美国陪审团制度,有理有据地赢得他们的信任。第二,为提升官司胜率,应该聘请更为专业的律师。第三,中国企业尤其要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来自海外的挑战。

打赢硬仗也让洲明科技这样的企业提升了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海外硬仗同样留给洲明科技诸多思考。科技研发驱动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加强自身专利布局;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行业联盟与协作等,这些总结对公司的日后发展影响深远。

例如,在专利问题方面,“经过这两次调查,洲明科技认识到知识产权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的关键作用,进而更加注重自身专利的申请和布局。”张严博提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洲明科技累计专利授权3115项,版权登记427项,商标布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参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150多项。

“通过不断增加专利储备,提升自身在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因专利问题受到限制和挑战。”

挑战犹存:中国企业全球化刚起步,需要韧性

从当下的出海策略来看,“洲明坚持‘销售本地化、服务本地化、制造本地化’三大战略目标,持续完善全球布局,通过差异化策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张严博介绍,除了国内的研发基地,洲明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均设有研发中心,拥有全球单项规模最大的LED显示屏智能生产制造基地。

公司建立了全球化的市场营销体系,营销网络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5,600多家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并设立了20多家海外分支机构。

就在今年9月,洲明科技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海外服务中心正式揭幕。该服务中心立足利雅得、面向中东非,具备一站式、本地化的服务能力。紧接着在10月,西班牙子公司也在马德里开业。“这都是洲明集团本土化战略的又一里程碑。”

根据TrendForce《2025全球LED显示屏市场展望与价格成本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按全球各品牌厂商全部LED显示屏营收统计,洲明科技LED显示屏销售额和出货面积世界第一,全球市占率第一,达13.1%,稳居LED行业龙头地位。

然而,张严博提醒,国内LED行业在海外市场开拓中仍然要不断面临挑战。

其首先指出了品牌力不强的问题,“B端工业品中,欧美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是很多国家的首选。中国企业的品牌无法真正走出去。其次,在决策层面上,海外企业、政府的决策者对中国的2B高端品牌是排斥的。有一些中国的产品,需要经过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的供应链再卖给其他国家。”

张严博还强调文化差异,“每个国家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宗教信仰。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信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此外,开展国际业务时需管理全球团队,以及国际政治、政策和关系的细微差别对业务的影响,都是企业持续重视的课题。

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合伙人顾源在近日于上海临港举行的一场走出去论坛上表示,对一家出海企业而言,首先勇气对一个领导者很重要,其次是好奇心和学习能力,第三则是韧性,“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刚刚开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韧性很重要,需要自身不断去调适。”

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总裁董本洪在这场论坛上同样谈到,中国企业的发展过去依靠人口红利、改革开放红利等,“可是世界是一个大5-10倍的舞台,企业走出去投入会更多,竞争更激烈。”其认为,企业应该回到长期价值的战略思考上,“全球化才有可能成功。”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