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将正式启动操作 首期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8 10:37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为保障工具操作顺利开展,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各方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

据悉,央行委托特定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可用质押品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等,折扣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即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正式启动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这也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

第一项工具就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第二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潘功胜当时表示,国债、央行票据与市场机构手上持有的其他资产相比,在信用等级和流动性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机构手上有资产,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流动性比较差,通过与央行置换可以获得比较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将会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10月10日上午,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正式落地。央行在盘前发布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业内人士认为,互换便利首期5000亿元,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数千亿级的增量资金。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近日撰文表示,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是基于市场化的原则,是完善市场的长期制度安排。两项工具不增加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和扩大货币供给,政策工具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和使用条件。类似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国际上已有先例。此次“互换便利”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基础货币投放,不存在“扩表”,并不是所谓的“央行下场入市”。从操作原理上来看,是通过“以券换券”的形式增强相关机构融资和投资能力,实现了流动性支持。

10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金融机构座谈会,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落实近期金融增量政策。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用好用足各项增量金融政策,逐项抓好政策落地见效。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加强利率政策的执行和传导,扎实组织做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批量调整工作。实施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新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注重部门协调和业务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高质量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550亿元!央行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快速落地 专家:真金白银支持资本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1-05
又有多家券商 宣布获批参与第二批互换便利业务
上海证券报 2025-01-04
又有多家券商获准参与互换便利业务,机构扩容如何影响市场?
澎湃新闻 2025-01-03
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落地,规模550亿
澎湃新闻 2025-01-02
中国结算: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所涉证券质押登记费用减半
中国证券报 2025-01-02
央行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启动:将不少于500亿元,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1
中国证监会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
第一财经 2024-12-31
盘中利好!央行、证监会刚刚发布
央行 证监会 2024-12-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