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彻改“三无”小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06 15:00

当下“三无”小区的治理成为普遍存在又亟需解决的民生难题。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目前“三无”小区面临物业“懒得管”,居民“不服管”,职能部门“很难管”等困境。因其治理较为复杂,安全隐患多,正成为城市里的顽疾。(5月5日《半月谈》)

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生活在1998年房改后的新建小区,基础设施及服务相对完善,但还有少数居民仍生活在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这类居民小区的主要特点是建设久远、设施老旧,小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从报道列举的例子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比如北方某城市一小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房子多为砖瓦结构,大门多为木制,关键是至今尚未实现自来水入户,许多居民用小车从水站拉生活用水。这好像是年代影视剧中的场景,却存在于现实中。

再看南方某城市的例子。原属于当地一家国有糖厂的一处“三无”小区,没有物业和保安,小区内一条道路旁的墙体已严重倾斜。可以说该小区100多住户(大都为糖厂老员工)的安全面临多重威胁。如果不早日改变现状,不排除发生某些不安全事件。

从某种程度来说,“三无”小区是“不安全小区”“脏乱差小区”“生活不便小区”的代名词。因为缺人防物防,谈不上安全保障;由于没有物业管理,脏乱差问题在所难免;基础设施不完善,意味着居民生活不便。这类小区似乎成为被外界遗忘的角落。

虽然“三无”小区年代久远,成因复杂,造成今日之“怪状”,但在我们居住环境不断变美变好的今天,不该遗忘仍然停留在落后状态的“三无”小区。而是要想方设法破解这类小区面临的物业“懒得管”、居民“不服管”、职能部门“很难管”等困境。

笔者以为,改变“三无”小区迎来了难得的契机,即眼下全国正在大力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为“三无”小区变“三有”提供了政策机遇、市场机遇,从各地有关职能部门到这类小区居民,都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彻底改变“三无”小区的硬件和软件。

2020年7月,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既明确改造目标、改造任务,还明确了组织实施、改造资金等事项。希望每个城市职能部门转变“很难管”思维,把“三无”小区作为改造重点,啃下这个“难啃的骨头”。

老旧小区改造的两大难题,一个是部分居民不支持,一个是缺乏改造资金。要想改造“三无”小区,必须一户一户做思想工作,只要真心为居民着想,必将改变居民“不服管”的现象。改造资金方面,财政投入不妨向“三无”小区倾销以消除“贫民窟”。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了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户。应该说部分“三无”小区也在这种“老旧小区改造潮”中得到了改造,但还有部分“三无”小区像个“污点”,让美丽城市的“面子”“里子”很难看。

上述文件提出,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按照这个目标任务,“十四五”期间所有“三无”小区都有望旧貌换新颜。这类小区一旦完成改造,必将改变物业“懒得管”的态度。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老旧小区改造既要建好更要管好
经济日报 2024-02-07
老旧小区改造“口碑担当”是怎样炼成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2
老旧小区改造要尊重居民意愿
经济日报 2021-11-24
北青快评 | “租赁置换”是改造老旧小区的有力之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19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再提速
北京晚报 2021-07-28
老旧房屋老旧小区再迎改造提升
每日新报 2021-06-28
老旧小区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14
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可获奖励
北京晚报 2021-04-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