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陈四清:“十四五”期间力争制造业贷款余额率先突破3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2 16:10

3月2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工行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制造业的情况。陈四清表示,近年来,工行重点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积极推动解决制造业金融服务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加大对制造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十四五”期间,力争制造业贷款余额率先突破3万亿元。

据介绍,2021年,工商银行各项贷款增量创下新高,并且重点投向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新发放制造业贷款、普惠贷款的平均利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又有下降,有效帮助了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

陈四清表示,服务工业、制造业是工商银行的传统特色。近年来,工行重点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积极推动解决制造业金融服务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加大贷款支持力度。近三年,工商银行新增制造业贷款分别超过1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累计增幅超过40%,贷款余额率先突破2万亿元。

第二,助力稳链固链。2021年末,工商银行对制造业中的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融资余额超过7500亿元,为产业链上下游制造业企业融资超过3000亿元。

第三,突出重点领域。完善“信贷+非信贷”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制造业金融服务“立交桥”,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末,工商银行的战略新兴产业融资余额突破1万亿元,支持了国产大飞机、“复兴号”高铁等“大国重器”的制造。

同时,工行也特别注意按照国家的战略方针,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继续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工商银行出台了“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门规划,开展了“专精特新·春风行动”。全行组建了11家总行级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100家特色支行。截至2021年末,工行“专精特新”企业授信客户超过1.5万户,融资余额超过1000亿元,增速超过18%。

此外,工行还推出了“专精特新贷”专项融资方案,全方位对接“专精特新”企业金融需求,为60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主动授信。加快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积极推进投贷联动,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帮助企业避免股权过早稀释,实现做强做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工商银行选举廖林为董事长 陈四清由于年龄因素卸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2-02
半两财经|工行行长廖林任党委书记 接棒掌舵“宇宙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0
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四清: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新华社 2023-12-05
金融街论坛|工行董事长陈四清:精准解决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金融痛点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1
上半年工行存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最高 个人金融资产余额突破20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0
工行开展“春煦行动”全面提升跨境人民币服务 已设立4500亿元专项融资支持计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4
巩固金融服务制造业良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2-07-25
上市银行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 资产质量转好 服务质效提升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2-05-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