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年宝贝成砖头”凸显化石保护困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3 07:41

贵州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全省沉积地层发育齐全,分布广泛,蕴含大量古生物化石,新华社记者近期调查发现,贵州省级地质公园青岩古生物化石群、乌当遗迹地等重要化石群、地层剖面遭到破坏。

上亿年的“宝贝”没被当成宝对待,一些被砖厂烧成了砖头;有的被随意丢弃或遭到盗挖盗采;有的收上来的化石堆在地下室一直没有修复,一些化石逐渐风化……这一幕令人痛惜。

贵州被称为“古生物王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在裸露的岩层随手一挖,便有可能挖到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比如在2.5亿年前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之后,随后的生命大爆发经历了1000万年,而全世界目前唯一能找到这次生命大爆发证据的遗址,就是青岩古生物化石群。然而由于青岩古生物化石群失于保护,有专家考察发现,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青岩古生物化石群已经大面积消失。

化石保护面临困境,城镇化建设、化石太多导致“轻重难分”、盗挖盗采等等,都是化石保护的“敌人”。而像资金、人才和保护意识欠缺等问题,也增加了化石保护难度。化石保护“既缺巧妇又缺米”。长此以往,宝贵的化石资源将会被破坏殆尽。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化石都有保护价值,也要避免过度保护。到底哪些化石有保护价值,需要专家进行专业的评定,也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解决专业人才欠缺的问题。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公众尤其是化石村群众认识到化石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化石的意识。对于盗挖盗采、破坏具有保护价值化石的违法行为,则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筑牢化石保护防线。除此之外,还要盘活化石资源,通过“石旅结合”对化石进行建设性保护。比如建设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或科普基地,既有利于保护化石,又能将化石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一举两得。

上亿年的“宝贝”被烧成了砖头,暴露了化石保护困境。不能任由这一现象继续下去。各方应重视起来,形成合力,拧紧责任链条,标本兼治、打防结合,这样才能走出化石保护困境,保护好拥有几十亿年历史的地球“记忆”。保护化石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文/常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一地下室“远古生物”如何“重见天日”
新华社 2024-07-29
撞脸巧克力脆筒 3.1亿年前鳞木类化石长这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4
湖北十堰发现3亿多年前古植物化石群
央视新闻 2024-03-02
湖北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结晶恐龙蛋化石
中国新闻网 2023-12-21
内蒙古四子王旗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宣判 9人获刑
中国新闻网 2023-04-21
云南楚雄抢救性挖掘9处恐龙化石 或为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恐龙骨骼化石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28
云南楚雄抢救性挖掘9处恐龙化石 或为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恐龙骨骼化石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28
“十有临夏”之化石:多项为国内首次发现或世界之最
中国新闻网 2022-12-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