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中山公园获悉,“五一”小长假期间,公园为游客提供红色讲解服务,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讲述公园里的红色故事。官方微信平台推出“红色印记”中山公园里的红色故事,游客可线上聆听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山堂的红色故事,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坊的正面中间额上‘保卫和平’这四个大字是由郭沫若题字的。”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公园南门广场的“保卫和平坊”看到,讲解员正在给游客讲述红色历史故事。据了解,1952年10月,为纪念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表彰中国人民在保卫世界和平中的丰功伟绩,会议决定将中山公园内“公理战胜坊”,改名为“保卫和平坊”。
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又来到位于“保卫和平坊”正北处中山公园中山像。铜像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鎏金题字。据悉,纪念铜像是1983年3月由54位北京市政协委员提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而立,1986年11月12日举行了落成揭幕式活动。
“红色故事”的最后一站是位于中山公园社稷坛北侧的中山堂。这里是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召开地。目前,中山堂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感受红色文化,探寻公园里的红色印记,中山公园为游客提供红色讲解服务,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为游客讲述公园里的红色故事。五一期问,在官方微信平台推出“红色印记”中山公园里的红色故事,游客可线上聆听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山堂的红色故事,感受爱国主义情怀。除此之外,公园在园史展厅设立红色讲解服务台,定时为现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并设置保卫和平坊——孙中山铜像——中山堂红色线路,不定期现场为游客开展讲解服务。
除此之外,游客来园还可以到社稷文化展园史展参观。社稷文化展位干公园西坛门附近展,展览分为“敬天法祖——北京皇家祭坛”“农耕稼穑——社与稷的渊源”、“社稷坛宇——社稷坛布局”、“皇朝祀社——社稷坛察祀礼仪”四个部分,采用文字说明、图片展示、仿制文物、木雕沙盘、祭祀乐舞动画等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向游客展示社稷文化的博大精深。展出文字内容8000余字、图片百余张,实物展品11件。向游客详细的介绍了社稷祭祀文化,并诠释社稷文化精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位于水榭景区的中山公园园史展,采取“顺时记叙,勾勒主线”方法,图文结合,展示北京中山公园从皇家祭坛到现代公园的百年变迁史。展览分为前言、“辟坛为园 勇开先河”、“古坛新生 日臻完善”“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乘势而上 再创辉煌”、结東语六个部分。展出文字内容7168字。图片300幅,实物展品50件,可以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公园历史文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