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智联招聘携手银泰百货共同发布《2020年新零售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一季度,全行业总体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跌至-23.74%时,新零售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高达17.85%,数据甚为亮眼。同时,一季度新零售产业平均招聘薪酬11488元/月,是全国平均水平1.3倍。
新零售产业快速成长带动人才需求三年增加20倍
2016年首次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在2017年真正起步并实现了快速增长,互联网巨头的不断布局使“新零售”不断被重塑“新格局”。报告指出,2020年一季度新零售人才需求规模指数高达20.9,也就是说当期新零售产业人才需求规模是2017年一季度的20.9倍。产业的快速成长吸引越来越多人才涌入,2020年一季度新零售产业的人才供给规模指数也达到了15.8,较基期增长15.8倍。
在人才供需变化上,2018年新零售产业人才需求规模指数由上升期转为平台期,2019年一季度有一个小的低点,而有延迟反映的人才供给端却在此时达到高峰,且超过需求端,造成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新零售产业的竞争指数[1]在2019年一季度达到52.1,同比提高16.3,超越全行业总体竞争指数(47.3),从弱竞争产业变为强竞争产业。其后新零售人才需求伴随产业的常态增长而继续提高,人才供给却滞后回落,使得2020年一季度新零售产业竞争指数也随之回落到34.2,低于全行业总体竞争指数(46.3)。总体来说,新零售产业的求职竞争程度与全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为温和。
疫情下新零售招聘需求逆势上涨,“共享员工”模式催生兼职需求
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一季度,全行业总体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跌至-23.74%时,新零售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高达17.85%,数据甚为亮眼。
具体从工作形式来看,2020年一季度新零售产业兼职岗位增速达48.16%,高于全职岗位增速16.71%,这得益于疫情催化的“共享员工”模式。“共享员工”通过提供临时就业岗位,能够迅速盘活暂时赋闲在家、具有成熟业务经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疫情对企业和人才的影响,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一季度新零售产业平均招聘薪酬11488元/月,是全国平均水平1.3倍
与产业发展一致,新零售的招聘薪酬也经历了高位回落平稳化的过程,平均招聘薪酬从2018年一季度的14691元/月(1.93倍行业平均薪酬)下滑至2019年一季度的11627元/月(1.44倍行业平均薪酬),再至2020年一季度的11488元/月(1.3倍行业平均薪酬),但总体持续高于全行业平均薪酬。与传统零售相比,新零售招聘薪酬也高出20%-30%。
这种变化并非“盛极而衰”,而是行业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新零售玩家正在迎来新技术的成熟,因为作为一个涉及到产业上下游,能够对传统的生产制造、物流、销售等诸多环节都产生深度影响的新物种来讲,新零售产业其实需要较深的技术积累,此时资本大力投入的数据中心、5G与工业互联网等恰好也是新零售产业所急需的新基建。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在新零售领域加速共融
2016年前后互联网行业普遍意识到流量红利见顶,进入精耕细作的下半场。同时部分传统零售也在寻求线上机会。两个产业在“新零售”上达成共识,加速融合。
产业发展早期,互联网企业占据了新零售人才招聘的绝对主导地位,2018年一季度互联网企业的人才招聘占到了整体新零售人才招聘的51.09%。但随着传统企业逐渐认识到新零售的颠覆意义,开始加码进入新零售领域,至2020年一季度,互联网企业在整体人才招聘的占比下降至36.52%,而传统行业如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酒/日化)、零售/批发、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招聘人才占比增长明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