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国新办邀请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团结奋战的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国新办在武汉召开的第三场新闻发布活动,也是国新办发布会首次聚焦抗疫一线人员。今天参加发布会的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局长张晓红,外卖骑手吴辉,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老师华雨辰。
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身体再疲惫,心理上也不能垮”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始终奋战在救治病人的一线,已有50多天没回家。他说:我们身体上都很疲惫,但是心理防线一定不能垮。
余亭介绍,该院已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2000余人,出院患者达1200余人;南四病区6名医生、20名护士一直在第一线连续工作,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近200人,出院患者150人。
余亭和其他医护人员都深知,穿上这身白大褂,就意味着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这是他们应该去做的事情。他表示,医护人员团结一心,互相鼓励,坚定信心,一定会打贏这场“疫情防控”战。
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能被挑中援鄂感到非常光荣”
赵培玉是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来汉20天,收治重危症患者64人,19人已康复出院。
再过几天,赵培玉将在武汉迎来42岁的生日,这个生日她没法跟家人一起度过,陪伴她的将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和被她悉心照料的新冠肺炎病人。
赵培玉说,武汉疫情暴发的时候,医院有930多名护士报了名。能被挑选成为援鄂医疗队一员,在抗击疫情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感到非常光荣。
初到武汉,投入医疗救治工作一线,赵培玉说“还是会紧张害怕”。身边的人鼓励给了她莫大的支持,还有武汉人民那一句句“武汉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这些简短的话语感动和鼓励着她,坚定信心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武汉市硚口区公安分局局长张晓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有必胜决心”
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武汉市硚口区公安分局局长张晓红一直奋斗在抗“疫”一线,第一时间启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时模式,共设立10个工作组,成立3个突击队,实行24小时研判,打造了“全警联动、各司其职”的抗击疫情作战格局。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硚口公安分局1500名民警承担了道口的管控、社区的封控、治安的巡控、医院的守控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全部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一个月来,全局有5名民警荣获个人三等功,13名民警荣获个人嘉奖,51名民警受到市局通报表扬。
张晓红说:“在硚口警营流传着一句口号——抗击疫情,用我必胜!我为这些无私奉献、连续作战的战友感到骄傲和自豪!”
外卖骑手吴辉:“要让医生得吃饱了才能救人,我们的存在是种安慰”
吴辉,湖北十堰人,40岁,是一名普通的外卖公司骑手。这个春节,他没有回家,留在武汉送外卖。
1月25日,大年初一,吴辉接到的新年第一单是送餐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他说不害怕是假的,可是他不能怕,因为医生得吃饱了才能救人。
除了医院的送餐单子,还有人找他买菜、买药。人们呆在家里不出门,而吴辉照例出门,穿过武汉的大街小巷。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发到微博上,讲述疫情中的武汉生活,没想到吸引了很多人关注。
吴辉说,在外人眼中武汉现在是座空城,有时他也想送什么都不重要,外卖小哥的存在是种安慰,他们在证明“武汉不是座空城!”
志愿者华雨辰:“哪里需要就上哪里”
司机、搬运工、检测员、播音员……1月23日,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抗击新冠肺炎志愿者团队,哪里需要就上哪里。她和小伙伴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了28天。
成为志愿者以来,华雨辰先后为医护人员提供接送服务、近距离接触“白衣天使”并为之感动;在二七长江大桥上检测值守,最长一次在寒风中站了8个小时;帮忙把外地支援武汉的物资运送到社区,分发给居民;在方舱医院做播音员……
每天结束了志愿者一天的工作,华雨辰回家后会赶紧消毒,然后回房间自我隔离。她没敢告诉父母自己真正在做的事情,只是默默地严格做好消毒和防护,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保护好他们。
编辑/赵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