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酒店打工辛苦养家,不料10岁儿子偷偷绑定妈妈信用卡和储蓄卡,不到1个月时间便充值游戏2万余元。
家长:信用卡透支8986元
储蓄卡也被刷了1.2万余元
王女士家住西安东郊,在一家酒店工作,6月10日,手机突然收到银行短信,提醒她名下一张信用卡需还款8986元。
“我打银行客服问怎么回事,客服说是充值网易游戏了。”王女士说,因为老师平时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孩子也常拿着她的手机学习查资料,有时也玩游戏,她第一反应想到是不是孩子充值的。
王女士说,她是单亲妈妈,孩子龙龙(化名)今年10岁上小学4年级,询问后得知孩子把钱都充值到了一款叫“明日之后”的游戏中,还注册了两个游戏账号。
“我有两部手机,一部装了电话卡,一部未装卡的平时用来让龙龙学习查资料,两部手机都被装上了这个游戏。”王女士说,发现当天,她便拨打游戏客服电话,并按要求提供了户口本、出生证明等资料申诉退款,但王女士发现,孩子充值游戏的不止这些钱。
“孩子电脑桌上一直放着张纸条,上写着两串号码,我以前一直没注意,前段时间我仔细一看,发现纸上写的是我的信用卡号和储蓄卡号。”王女士说,她赶忙查询了储蓄卡消费记录,发现储蓄卡也被消费1.2万余元,除此之外,还在微信等平台发现多笔充值记录。
王女士说,孩子不知道她两张卡的密码,她听同事说某些情况1000元以下可以免密支付,她怀疑孩子就是通过该功能进行的支付。
之后,王女士补充了储蓄卡的资料,向游戏客服申诉退款2.5万元,但提交多次后,客服表示审核未通过,“客服说不能证明游戏是孩子在玩。”
客服:有多次大额赠送他人时装行为
建议监护人进一步了解
6月25日中午12时许,华商报记者见到了刚下课的龙龙,他戴着红领巾,面对记者的提问有些紧张。龙龙说,他在平时记下了妈妈两张卡的卡号,之后绑定卡时,只是要求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未被要求输入密码。
王女士拿出还未删掉游戏的手机,试图向记者展示龙龙所玩的游戏,但却在手机上找不到该游戏图标。见状,龙龙拿过手机,熟练地通过手机语音助手将游戏打开。记者在该游戏中的信用卡充值说明中看到,只需在手机APPstore中输入信用卡号和移动电话号码,填写手机验证码后,即可在游戏内充值。
之后,龙龙演示了如何进行充值,点击需充值金额后,手机便弹出一个确认支付的页面,进行手机指纹验证或输入Apple ID密码即可购买。记者看到,龙龙游戏账号中还剩下6682个游戏币,游戏商城中6480个游戏币售价为648元。
根据王女士手机上的多笔消费记录显示,最早是在6月1日,有一笔6元的网易游戏的消费,而王女士的储蓄卡交易记录中有20笔648元网易游戏的消费记录,信用卡账单金额为8986元,除此之外,微信及APPstore中还有多笔6元至648元不等的支付金额。
25日下午3时许,记者拨打了网易游戏家长关爱平台客服热线,接线人员表示,她查不到相关充值总额,在6月24日已和家长进行过沟通,该账号存在大额赠送他人时装的行为,希望家长问清楚孩子到底是什么情况,如家长有更多资料或疑问,可再次提交信息,会再次核实处理。
对此,王女士表示,她问过孩子送给谁了,孩子说送的都是在网上认识的人,她现在也联系不上这些人。
编辑/王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