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机构改革从国务院改到了县政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2-28 23:00

去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这是去年两会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全国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紧锣密鼓,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 ,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已经推进至市县层级,预计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将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

一年之内,国务院新组建的7个部门在经历了挂牌、人事调整等环节后,已经渐次步入正轨,在地方层面上,31个省份机构改革方案已于去年11月全部“出炉”,至少13个副省级城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已经召开,市县级层面,四川、福建、江西等省的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也陆续出炉。

重点

新组建7部门各就各位 应急管理部就整合了20万人

按照改革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共26个,在外界看来,此番调整后,国务院机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

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方面,组建了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和应急管理部,重新组建了科学技术部和司法部,水利部和审计署的职责也得到优化,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并入国家监察委员会。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改革方案下发后,上述7个新组建的部门陆续挂牌,最早的是国家卫健委。2018年3月27日,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挂牌,马晓伟出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在国家卫健委挂牌之后,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分别于2018年4月3日、2018年4月8日和2018年4月10日挂牌,2018年4月16日,生态环境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和应急管理部同日挂牌。

新班子也在之后陆续亮相。

在领导班子层面,马晓伟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韩长赋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任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任生态环境部部长、党组书记,孙绍骋任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党组书记。

与上述六个部门不同,应急管理部实行的是“双首长制”。

曾任公安部副部长的黄明任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曾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的王玉普任部长、党组副书记。

根据改革方案,应急管理部是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进行了整合。

“这次应急管理部机构改革涉及到11个部门13项职责的整合,其中包括五个国家级的应急指挥协调机构,任务更重的是公安消防和武警森林20万人的整合,可以说这次改革里面应急管理部是涉及职能整合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部门”,今年1月22日,应急管理部首度举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这样表示。

省份机构改革根据地方特色有“自选动作”

按照安排,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要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海南的方案是首个获得中央批复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自此拉开了省级机构改革的序幕。此后,山东、福建、广东、湖南、云南、浙江、宁夏等省(区、市)机构改革方案陆续公布,均对机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从纵向来看,党中央和国务院、省级党政机构的数量不同,目前党中央和国务院机构数量在90个左右,省级党委和政府机构数量在60个左右。

而从横向来看,各省党政机构设置的数量也各不相同。从方案看,北京为65个,重庆、天津为64个,上海为63个,广西为58个,海南和宁夏为55个,其他省份大多不超过60个。

在地方层面的机构改革中,有一些是与中央保持一致的“规定动作”,各地也不乏凸显地方特色的“自选动作”。

比如,此次机构改革中,辽宁省将2017年成立的全国唯一的省级营商环境监管机构“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调整为“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并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此外,在“互联网+电子政务”的大背景下,吉林、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等省份都新设了大数据管理机构。不过,在新机构的名称上略有差异,浙江的叫“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安徽的则是“省数据资源管理局”。

随着去年省级机构改革的落地,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我国目前有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广州、杭州、南京、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武汉、成都、西安等10个省会城市。

最早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的是沈阳,于2018年12月28日召开,次日下午,青岛市市级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

进入2019年之后,杭州、宁波、南京、武汉、成都、广州、深圳、哈尔滨、西安、大连也陆续召开会议对机构改革进行部署,就在2月12日,济南市市级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

副省级城市机构改革涌现出一些新机构还与国家的部署密切相关。例如广州和深圳都组建了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

市县机构开始推进 部分地区试行限额

在市县级层面,机构改革也在渐次进行。

四川、福建、江西等省的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也陆续出炉。

2018年11月,中央中央正式备案同意《四川省委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四川省成为全国第一批获批备案的省份之一。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四川省的市县机构限额范围包括党委工作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政府工作部门。市县党委和政府不设部门管理机构。大城市机构限额不超过55个,其他市(州)不超过47个。

据四川事省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机构改革中,中央推出大城市机构限额政策,明确除省会城市机构限额为55个外,还可以确定2至3个相对发达地方为大城市,享受省会城市的机构限额政策。

在四川之后,福建、江西等省的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也陆续出炉,按照时间安排,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探访 

退役军人之家  老兵自建沙盘重现峥嵘岁月

在机构改革新组建部门中,最特殊也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退役军人事务部了。

退役军人事务部挂牌之初,北青报记者曾到访该部门办公地。当天午饭时间,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口仍然聚集着排成长队的退役老兵。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正在给老兵一一登记,随后将把这些诉求打回给户籍地主管部门核实并落实。

显然,机构改革从国家层面落实到地方以后,这些退役老兵迎来了专为他们服务的“地方官”。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新组建,老兵的境遇、心态迎来了新变化。这些变化,同时也成为本轮机构改革在各系统、地方落地结果的缩影。

一张退役军人优待证让老兵感到暖意

“春节期间我拿着刚刚发放的优待证,免费去了好几次市里举办的文化庙会,省下一两百门票钱。”在河北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乡的老兵微信群里,一份“炫耀”让廊坊市的退伍老兵在气温突降的春节中感受到了暖意。

去年11月,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挂牌成立。而后仅一个月时间,河北省出台《河北省退役军人公共服务优待办法(试行)》。其中明确,河北省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将制发《河北省退役军人优待证》,这让河北成为了我国首个制发退役军人优待证的省份。廊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于永刚告诉北青报记者,优待证的发放对象聚焦在河北户籍的退役军人,优待内容包括在河北省内可以免费进入公办旅游景区,在银行、医院、车站享有优先权等。“以往大家在车站可以看到‘军人优先’,现在河北的车站改写了成了‘军人、退役军人’优先。”

提到优待证,曾参加过对上世纪70年代末一场战争的廊坊市北旺乡退役老兵陈辉来坦言,那些优待措施他自己还没有亲身去体验,但是看到战友在微信群中“炫耀”,自己也十分满足,觉得这份荣誉感和被认同感与以往不一样了。“拿我们参战老兵来说,相关部门成立后,慰问金等相关待遇增加了,这固然会给一些生活拮据的战友带来很大帮助,但更重要的,老兵们更为看重的还是待遇增长背后整个社会所给予的重视、认同,以及所谓的尊崇。”

退役军人事务部在今年初举行的发布会上,部发言人王志明透露称河北省制发退役军人优待证这一做法将在全国推开,甚至已经将这一做法写入了《退役军人保障法》初稿,目前正在研制全国统一的优待证。

各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纷纷挂牌

事实上,这并不是河北省第一个先进做法被推向全国。去年初,河北省率先挂牌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该中心的成立甚至早于这一轮的机构改革。当时的挂牌仪式上,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强调河北要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体系,而这一做法日前同样得到官方证实将在全国推开。1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专题调研中强调,全面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是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基础,各地要学习借鉴河北等地的做法。一个月后,国家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北京挂牌。

廊坊市广阳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专职副主任曹玉恒告诉北青报记者,河北省内各级服务中心刚刚成立之时,是同级民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而后机构改革完成服务中心也就随之转隶至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仍为事业单位。“退役军人事务厅、局下设不同科室,主要负责优抚安置等政策的落实。而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则侧重于针对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比如接访来访、党建服务、协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可以这么说,服务中心的工作距离退役军人更近,正所谓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

陈辉来告诉北青报记者,2月27日下午的采访其实是在他和战友们的“家”中完成。“我们眼中,北旺乡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站就是自己的家。这不是骗人,我们打电话都这么说,‘来家里面待会啊’。”陈辉来笑着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家”其实还是他和战友们亲手设计出来的。

北旺乡乡长董建成向记者介绍,成立乡服务站之前,曹玉恒曾多次向乡里传达要以打造“退役军人之家”为初衷。“为了让老兵过来后有宾至如归的部队‘味道’,我不得不把在此前座谈中早就成为朋友的陈辉来、刘向民等各位老兵请来一起设计服务站。我当时的宗旨是,就按照老兵们当时的连部的样子置办、摆放家具。”

自建作战沙盘 追忆当年峥嵘岁月

在北旺乡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站的接待室正中,是一张铺着军绿色呢子桌布的会议桌,四周的墙上贴着辖区内退役老兵积极参加乡内公益活动的照片以及标语。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接待室的一侧摆放着一架几乎和房间等宽的作战沙盘。深绿色的沙盘高低不定,很容易猜得到这是中国南部边境的山地地形。在这架模拟沙盘旁,越战老兵陈辉来、刘向民向北青报记者讲述了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陈辉来、刘向民是那场战争前线的娃娃兵。如今,他们分别53岁、63岁。提起这场战争,他们共同的深刻印象是累。“除了巩固工事、向对面进行炮击等,每个人还要轮班巡逻,因为敌方的特工非常厉害。睡觉、躲避的地方,则需要在空余时间进行挖掘。这就是后来大家在电影上看到过的猫耳洞。当时由于是一级战备,我们一个月没有脱鞋、脱衣服,每天睡觉不超过两个小时。”如今,这两位战场上未曾谋面的老兵都落下了同一种腿疾,或许这和他们在潮湿阴冷的猫耳洞中的共同经历不无关系。

讲述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陈辉来在前线担任地炮侦查员,刘向民司职空军高炮一炮手。不同兵种所经历的战场环境不尽相同,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老兵提起提起峥嵘岁月都表示,虽然现在身子骨不如从前了,“在部队的传统不能丢”。

这些老兵心中,部队的传统是什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去年夏天,廊坊市突降暴雨,北旺乡一处河渠受损出现水情,农户的庄稼面临被冲垮的危险。当天上午天刚刚亮,北旺乡的退役老兵自发组织进行抢险,一口气干了8个小时才控制住险情。董建成坦言称,那些自己灌装的麻袋,小年轻都扛不动,老乡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关键时刻还得看这些‘老家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岩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烈士褒扬条例》
新华社 2024-09-29
广东平远县多个涉改单位搬迁:县委办公室与县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
澎湃新闻 2024-08-13
“首都老兵”志愿者宣讲团走进朝阳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9
退役军人事务部:超1600家A级景区对优待证持证人减免门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11
首都退伍老兵游览怀柔区20家景区可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5
退役军人事务部:优待证合作范围涵盖A级以上景点1600多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8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役军人凭优待证件可免费参观收费展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3
广东打造全链条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已发放160余万张优待证
南方日报 2023-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