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自11月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适用时间以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时间为准。黄金税收新规实施后,消费者买黄金会更贵吗?在哪里买黄金价格会不同吗?买金饰品会比买金条交更多税吗?
黄金税收新政对消费者有何影响
此次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直指黄金的双重属性,以官方文件明确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并配套差异化增值税规则。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后,黄金市场虽逐步市场化,但“投资”与“消费”属性的模糊始终是税收征管的痛点。部分企业利用增值税抵扣链条漏洞,将投资性黄金伪装成消费用途套利。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新政以“纯度+功能”为两类黄金划定明确边界。黄金税收新政为黄金采购和生产带来额外成本。据《公告》所称标准黄金,是指牌号与规格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黄金原料,规格为AU99.99,AU99.95,AU99.9,AU99.5;规格为50克,100克,1公斤,3公斤,12.5公斤。
投资性用途,包括直接销售,以及加工生产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块、金锭、金片或者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的法定金质货币。非投资性用途,是指用于投资性用途以外的情形。
对于未实物交割的场内交易,卖出方仍免征增值税,保障了期货、电子盘等市场的流动性。
实物交割时则按用途分化,投资性黄金的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以下简称会员单位)可享增值税即征即退,但销售时只能开普通发票,阻断“抵扣套利”;非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购入时免税,但进项税扣除率从13%降至6%,加工销售后可开专用发票,即比之前的成本增加了7%。
因此,看似对于普通消费者没有直接影响,但企业的成本最终还是会传导到零售终端,购买黄金饰品的价格会随之涨价。
11月初黄金饰品价格上涨一轮
11月4日后,在某购物中心内各大金店纷纷调价,老庙黄金、周生生等单日涨幅超过5%;中国黄金一度上调78元/克,单日涨幅超6%。周大福等品牌对部分黄金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据京东、淘宝平台显示,在售的黄金珠宝品牌近日大幅上调价格至1000元/克以上,较新政前的930元/克左右上涨70元/克以上。深圳水贝黄金交易中心的黄金挂牌价在11月初也每克上涨60元左右。
商场金店内买“金条”要贵?
11月13日,在北京某商场的一家知名首饰品牌店内,消费者王先生准备购买投资实物金条。店内的导购介绍说:“今年黄金价格一路上涨,我们店内两类产品卖得最好。一种是轻克重的首饰;一种就是金条、金牌等手续费加价少的产品。你看店里只剩下2根50克金条,100克的金条已售罄。”50克重的金条价格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实时金价957元/克,再加收每克15元手续费,即价格为48600元。
“我们暂时没接到因税收政策变化而涨价的通知”,店铺内导购告诉消费者,后期是否调整还需要等总部的通知。
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规实施半个月,金店的成本承压可能还未传到零售终端。下一步,投资实物金的渠道不同价格会有更大差异。例如,各大银行、中国金币总公司等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销售的金条要少缴7%左右的税,相对非会员单位的金店更具成本优势。
多家银行机构发布黄金投资风险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分析机构判断,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税收带来的价格差异,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将下降,银行积存金、黄金ETF产品等吸引力将提升。
与实物黄金变现成本高、需缴税相比,银行发行的黄金产品——积存金成为常见的黄金投资工具之一。投资者可采取主动积存或定投(即定期积存)的方式从银行买入黄金存入积存金账户,可使用该黄金进行兑换、赎回、转让、质押等。
黄金税收新政实施后,已有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机构陆续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11月11日,中信银行公告称,“自2025年11月15日起,我行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人民币调整为1500元人民币。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量最低定投克重保持不变,仍为1克起存。”
同日,建设银行也发布公告,修订《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产品介绍及交易规则》,11月15日起,黄金积存计划的日积存起点金额由此前的1000元上调为1200元。
11月10日,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ETF增仓量为79.015吨,较2024年前三季度增仓量29.927吨,同比增长164.03%。截至9月底,国内黄金ETF持仓量为193.749吨。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下旬以来,面对金价的持续大幅波动,多家银行及机构接连发布风险提示,建议投资者警惕高位波动风险,避免盲目跟风追涨,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规模及投资周期,合理规划黄金资产占比,避免单一重仓黄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胡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