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文艺公共艺术项目“我在北京遇见你大师旅拍”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2 20:30

11月12日,新大众文艺公共艺术项目“212·我在北京遇见你大师旅拍”城市文化群众参与活动在北京广播大厦正式启动。该项目将深入北京街头巷尾,以大众共创的崭新形式,记录并呈现生活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与文化生态。

在北京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里,每天都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生命轨迹交汇。人与人的相遇,早已超越个人情感的范畴,升华为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生态。“212我在北京遇见你大师旅拍”活动,将镜头对准普通人,通过街头随机采访的形式,记录生活在“中国的首都、世界的北京”中的人们的文化生态,呈现在流动中生长、在差异中融合的情感联结。据悉,项目将通过 1000 位北京游客、市民的采访拍摄,形成 100 条短视频、1系列摄影展、1本图书、1 部纪录电影。

新大众文艺代表性作者李青说,以前的文艺产品遵循的是一种“ABC模式”,即精英创作(A)、 机构传播(B)、 用户消费(C)。整个过程由精英主导,经由机构渠道传播,用户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今天的新大众文艺,则转向了 “CCC模式”,即大众自己创作(C)、大众自己传播(C)、大众自己消费(C)。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自主表达、自发分享、自由选择。文艺的发现与经营不再依赖于传统机构,精英也要主动转型为“CCC”,投身自己生产、自己传播,融入大众共创的浪潮。

新大众文艺公共艺术项目“我在北京遇见你”正是实践新大众文艺的“CCC模式”,让大众参与创作、传播与消费。项目通过在北京各代表性场景的随机采访拍摄,汇聚千个真实声音和影像,让艺术在大众的自主表达与分享中鲜活生长。

对于项目的媒体实践意义,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中心主任张睿表示:“本次合作是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新大众文艺的一次创新探索。我们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平台,让大众站到舞台中央,成为内容的共同创作者,这不仅是制播方式的升级突破,更为城市图景和文化记忆的留存注入了最本真的生命力。希望我们携手,书写媒体融合和大众文艺共融共生的新篇章。”

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说,我们希望秉承长期主义态度,将出版视角投向这些鲜活、真实的个体,系统性地记录并出版普通人创造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创造者是实体,记录者是影子,而我们出版人是“影子的影子”。通过整理、保存和出版,“影子的影子”有可能将真实呈现。

212越野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陆云然从企业视角阐述了支持该项目的初衷:“我们决定支持‘我在北京遇见你’,正是因为它是一场有价值的社会共创。‘我在北京遇见你’记录了这座城市真实、多元、有温度的生命脉搏。这种由大众自己书写、带有原生生命力的内容,恰恰是品牌与新一代公众建立深度情感连接的宝贵契机。参与这样具有开创性的公共艺术项目,不仅是履行品牌的社会责任,更是在参与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活的城市文化档案。”

创作者史宏伟也是著名摄影师。“北京的故事,最终是由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写成的。 这一次,我的镜头不再聚焦于名人,而是要转向街头巷尾的普通人。他们是这座城市真实、生动的书写者,被拍摄、被记录。”史宏伟说,“我们将走上街头,随机邀请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参与拍摄。不预设剧本,不刻意摆拍,只记录那些自然流露的烟火气与生命力。我相信,这些看似平凡的个体影像汇聚起来,就是北京这座城市最动人的肖像。”

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中心副主任金盛博在谈及项目特色时强调:“‘真实’与‘相遇’是项目的核心关键词。我们不做预设,不编剧本,而是走向城市各个角落,把城市作为录音间,用文艺的方式捕捉大众的表达,去发现、记录并放大城市有血有肉的脉博、记录那些平凡却闪光的个体故事。我们相信,这千个声音和画面汇聚成的,正是北京作为世界级文化名城最生动、最富活力的当代交响。”

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主持人张帆、米夏、原依、七七、尚远将作为项目的主持人,走到北京街头采访。米夏说:“街采的时候,我会强调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情景,一个是心态。四目相对的时候,希望你可以和我好好聊天。”原依说:“我在北京遇见你,想问问你,因为什么瞬间来到北京?我期待在北京街头遇见有趣灵魂,捕捉同频共振的瞬间。”七七说:“我期待在北京街头巷尾遇到生活瞬间、遇到城市韵味。”

据悉,“我在北京遇见你大师旅拍”项目通过实践,让艺术在大众的自主表达与广泛分享中焕发新的生机,打造群众文旅参与活动的样本。下一步,项目还将在各地落地,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文化群众活动。

制作人董文俊说:“我们发起这个项目,不是为了生产一部‘作品’,而是搭建一个开放、共情的场域,让更多普通人参与其中。在这个场域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作者’与‘讲述者’。当1000个普通人的声音被真实记录、平等呈现,它们便汇聚成了一部属于我们时代的、流动的‘北京志’。除了北京,我们还计划将项目在各地落地。这不仅是媒体内容的创新,更是一次温暖的社会实践,它让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我’,都能在彼此的讲述中被看见、被理解,从而找到情感的共鸣与归属。”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第十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幕 首发“新大众文艺·北京创作计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8
北京文艺广播发布新大众文艺融合叙事项目《企业家说——李青叙事广播秀》
北京文艺广播 2025-10-14
假期新玩法 | 2025大运河公共艺术季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1
秋香月饼发布系列新大众文艺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4
新大众文艺如何书写普通人的烟火人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3
《上河记》《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 李敬泽连推两部新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1
70个字丈量中华五千年文明 《“字”从遇见你》第三季播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30
延河•新大众文艺2025年重要项目发布会暨传播顾问座谈会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