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在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会指导下,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办的“与青年对话 与中国同行”外国专家圆桌对话举办。作为2025北京国际人才嘉年华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次外国专家圆桌对话会邀请了5位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担任主讲嘉宾,讲述他们与中国同向同行的生动故事,并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向国际青年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虎翼雄表示,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教育科技优势明显,创新资源卓越,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人才、外国专家的聚集地。希望通过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的分享,让青年人才尤其是外籍青年人才更好地找到在北京、在中国施展才华的方向和舞台。
在“专家见解”环节,五位外国专家用真挚的语言,分享了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做、所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Mark Levine用动人的音乐和文字,二十年如一日地搭建沟通之桥,让世界认识了更加真实、立体的中国。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Francesco Faiola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前沿技术结合,建立起国际领先的干细胞毒理学平台,在充满烟火气的北京胡同里孕育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北京化工大学教授David Evans以其充满趣味的科普实验,把化学变成孩子们可知可感的快乐,点燃了无数中国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在“北京机遇”环节,各相关单位代表介绍北京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拓展国际青年发展空间的一系列政策和服务举措。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代表系统介绍了面向外籍人才在引、育、留、用等方面的集成式服务,为外籍人才提供政务、事业发展、生活融入的有力支撑;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代表重点推介了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的平台与全方位的落地支持等。
活动的“青年之问”环节气氛热烈,国际青年代表积极向各位外国专家提问,从行业趋势到成长困惑,从跨文化协作到创新实践,思想的火花在互动交流中迸发。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Perez Coca Erik Edilson围绕工作生活场景下如何适应文化差异进行提问,David Evans教授热情回应并分享了职业生涯中的经验与感受。
下一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将持续深化国际人才服务,致力于打造近悦远来的国际人才发展生态,支持青年人才在京安心工作、舒心生活、顺心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