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外卖”看低空经济的更多可能
工人日报 2025-02-12 11:29

在山顶点个餐,十几分钟就能吃到“飞来”的新出锅包子,喝上热乎饮料……据近日中新社报道,不少景区推出无人机配送餐饮服务,“空中外卖”受到游客欢迎。

近期,“空中外卖”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从去年8月开始,八达岭长城开通了北京市内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游客在小程序下单后,无人机可在15分钟内飞至收餐点,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拆卸取餐,交给游客。此外,济南千佛山、武汉龙灵山生态公园等景区也开设了无人机外卖业务……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外卖配送,无人机配送更加迅捷。以美团无人机为例,2023年其平均配送时长约为20分钟,较传统配送模式提效近四成。此外,在偏远地区、人员密集的景区等交通不便的区域,传统配送方式效率低下,无人机配送的独特优势更加凸显。

“空中外卖”这一曾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之所以可以落地,源于近年来低空经济的飞速发展。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空中外卖”是低空经济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

除了“空中外卖”,低空经济在其他领域也大有可为。从让短途交通变得更加便捷的低空运输到提高巡检效率的空中稽查,从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的无人机喷药到高度机动、布点灵活的“无人机交警”,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走进人们的生活。

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我国飞行器的技术突破以及通信、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技术积累,同时也离不开利好政策的支持。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据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提振了行业信心。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低空经济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低空经济是多领域融合的新兴经济业态,单一知识体系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发展需求,亟待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背景、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空域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当前,低空空域使用审批流程复杂,空域划分不够细致,导致低空飞行器的活动范围受限,限制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此外,从需求上来看,多数城市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导致无人机购买、使用的费用较高。

让低空经济真正“飞起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低空经济发展,基建要先行。积极构建无人机管理调度平台,努力实现无人机的统一监管与安防;其次,进一步打通低空经济领域校企合作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另外,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制定空域管理的细则,从而实现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渐细化,低空经济必将“乘风高飞”,在更多领域大放异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