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重庆市住建委发布通知,从2025年2月8日起,取消中心城区原已纳入两年限售范围住房的再交易管理。
据了解,重庆市中心城区限售的规定最早源自2017年。2017年9月22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出台《关于加强主城区新购住房再交易管理的通知》,根据通知,9月23日起,重庆市主城区新购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两年后才能上市交易。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此次全面取消限售意味着无论何时购买的房子,只要有房产证都可上市交易。”
执行超7年的限售政策正式落幕
2017年重庆楼市持续升温,为落实房住不炒定位,重庆对中心城区新购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要求取得《不动产权证》两年才能上市交易。
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023年9月,限售条件调整为“取得房屋买卖合同备案证明满2年,且取得不动产权证后才能上市交易”。
2024年政策进一步松绑,5月,实行现房销售的新建商品住房,在完成网签合同备案并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即可上市交易;9月,重庆市住建委出台了《关于调整优化房地产交易政策的通知》,“两年限售”再松绑,调整新购住房再交易管理。自2024年9月1日起,凡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新购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以网签备案时间为准),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
中指研究院西南大区总经理汪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全面取消限售,标志着重庆自2017年9月开始执行的限售政策正式落幕,同时也表明购房者所购买的住房,只要有房产证均可上市交易。
另外,李宇嘉认为,重庆限售政策松绑比较谨慎,直到去年9月才退出了增量限购,目的是通过不限制交易,鼓励居民购房置业,今年2月8日才彻底退出了限售,即存量房屋因不满持有2年而被限制交易,也可以上市交易了。主要原因在于,重庆二手住房挂牌量比较大,尽管没有官方数据,但市场一直有传言称其超过30万套,或为国内二手房挂牌量最大的城市。政府担心放开限售后,二手房挂牌量继续飙升,导致二手房价格下跌。
“二手房交易量稳定,挂牌量增幅放缓,为限售放开创造了条件。同时,去年底国家也提出取消行政干预性措施。”李宇嘉说道。
相较于近几年持续缩量的新房市场,重庆中心城区二手房市场成交热度较高。中指数据显示,2019年来重庆中心城区二手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稳定在1000万平米以上,2024年成交10.8万套,成交面积1108.7万平米,同比增长2.7%。
同时,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重庆市二手房成交250万平米,同比增长12.3%;其中,中心城区二手房成交130万平米,增长15.0%。而在今年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重庆中心城区商品房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25.5%。
“考虑到限售政策实施期间,前期天量成交房源已陆续释放,预计政策出台后,二手房市场挂牌量将稳步增加,市场热度将持续升温。”汪勇称。
促进循环和活跃内需
2月5日,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全力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企稳回升。
此外,今年1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其中明确将完善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政策,不再将市外人员购买普通住宅纳入征税范围;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困难房企项目不良贷款,推动化解项目风险。
据了解,上述房产税政策调整,主要是针对“三无”人员,即无户籍、无企业、无社保的个人。过去,“三无”人员到重庆买房,需要征收房产税。调整以后,上述“三无”人员在重庆购买普通住宅,将不用再缴纳房产税。
李宇嘉指出,新年伊始,各地将加力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作为主要目标,措施上纷纷推出促进“以旧换新、卖一买一”的政策,促进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循环,刚需和改善循环。在此背景下,重庆退出了限售政策,让有交易愿望的群体在供给房源的同时,既通过多样化、多元化供给满足需求,也通过顺利交易实现置换,促进供需两旺,促进二手房交易带来的下游装饰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据重庆日报报道,铭腾机构预测认为,重庆楼市经历了三年的调整期后,2025年重庆新房成交预计同比上涨25%。政策的支持、新建筑产品的吸引力、积压的购房需求释放以及政府推行的货币化安置政策等利好因素,有望推动重庆楼市走出低谷,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在产品端,四代住宅成为时尚,受到不少客户追捧,将大大刺激市场需求。未来,随着更多高品质、创新性的住宅产品进入市场,重庆楼市的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编辑/张郁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