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常变常新的门店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少品牌首店通过主题化产品和陈设,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增强消费者体验感,取得了亮眼成绩。这给推动首店经济发展带来了有益启示:要坚持从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视角出发,在增强体验感上下功夫,通过门店形式创新、品牌品类拓展、打造主题化门店等方式,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黏性和忠诚度。数智时代,要传播放大首店的品牌效应和销售规模,就必须加快首店数字化转型步伐。
逛首店、过佳节。开年以来,一批首店亮相北京,成为消费者追逐的新打卡点,品牌带来的新产品、新体验,也进一步激发了商圈的消费活力。据北京市商务局介绍,今年预计有800家左右的首店将在京落地。
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或已入驻的品牌采取先进经营模式创新发展形成新店。首店经济是检验区域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城市商贸活力的晴雨表。近年来,北京上下一心、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多重发力,持续促进首店发展。如发布《首店、首发活动、首发中心界定的团体标准》,连续三年发布首店首发项目申报指南,对符合条件的首店给予资金支持,吸引了众多品牌首店在京落地生根。2024年,北京新增首店960家,首店发展呈现出国际化、主题化、均衡化等特征。
当前,首店经济日益成为北京商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极大地丰富了北京的商业生态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有例为证:2023年开业的THE BOX朝外,场内已入驻了40多家首店,策展零售、集市、社群活动约300余场,新鲜的体验引来了一拨拨年轻人,今年春节期间,这里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达到3万人次。THE BOX朝外的一派繁荣兴旺景象,正是北京首店经济热潮涌动的一个鲜活缩影。
瞄准消费需求、市场认可,唱响创新曲,念好“融”字诀,主动识变应变,是提升首店市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北京首店经济发展的不二法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推动首店经济发展,首先要深挖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元素,激发消费新潜能。如位于白塔寺宫门口东岔的“胖妹拾糖”小店,作为首家独立店铺,开业不到3个月,就凭借一碗天然纯净的新中式糖水,获得某APP“西城区甜品热门榜”第一名。事实表明,将传统文化韵味和消费时尚有机连接起来、嫁接起来,就能使首店的魅力和吸引力倍增。
其次,要着力提升消费体验,增强消费动能。在北京,常变常新的门店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少品牌首店通过主题化产品和陈设,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增强消费者体验感,取得了亮眼成绩。这给推动首店经济发展带来了有益启示:要坚持从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视角出发,在增强体验感上下功夫,通过门店形式创新、品牌品类拓展、打造主题化门店等方式,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黏性和忠诚度。
此外,还需依靠科技赋能,增强发展后劲。数智时代,要传播放大首店的品牌效应和销售规模,就必须加快首店数字化转型步伐。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持续提高首店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需求,形成一举多得的“乘数效应”,不断激荡首店经济发展新气象。
推进首店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活跃的营商环境。2月5日召开的2025年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提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断增强企业办事便利度。”大会释放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明确了抓落实的具体路径,导向鲜明、催人奋进。
各部门、单位应围绕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坚持首善标准,拿出蛇行千里的劲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丰富政策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首店服务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推动政策红利直达每一家首店,积极用好12345企业服务热线,善于把首店的诉求和建议转化为务实举措,我们定能形成“花香蝶自来”的局面,推动北京首店经济蓬勃发展,并发挥“以首带面”效应,不断提升北京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