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实招。刚刚,北青-北京头条记者由北京市发改委获悉,经市政府批准,本市建立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该机制重在协调解决北京市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降低退出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据悉,本市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召集人,市委政法委书记及分管营商环境副市长为副召集人,成员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区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将切实发挥政府在破产实施中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着力构建高效顺畅的协调工作机制。
近年来,本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重要指示精神的过程中,尤其注重聚焦企业开办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推进一系列制度创新,特别是把提高企业破产质效作为重要内容,如2020年出台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企业破产退出做了制度性规定;围绕企业破产查询难、处置难等问题,在全国率先出台16项破产管理人综合查询政策。
与此同时,在市级政务大厅设立了针对破产企业工商、税务、车辆、不动产等信息“一窗办”快捷查询服务窗口,被称之为“神仙窗口”;出台了允许破产管理人办理解除税务非正常户手续、处理机动车交通违法和解封解押等30多项便利企业破产退出的改革举措;市高级人民法院则成立北京破产法庭,建立了府院联动机制,不断完善破产制度,提高审判执行质量和效率。
“此次出台的新机制,还将有助于统筹建立北京市企业破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各有关部门协调落实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相关工作,推动市场主体高效退出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创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正在进行,但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中依然存在配套制度不完善,破产难、成本高等诸多复杂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和制度创新,更好发挥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林艳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