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做个慢人 生活需要细细品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2 17:00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一股“慢生活”的清流正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

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缓脚步,尝试做个“慢人”,寻找以“慢”为名的生活解药。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高速奔跑,更是一段需要细细品味的旅程。

按下暂停键 给身心充电

连扫地机器人都知道没电了就要回去充电,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养好身体?出于“重新养一遍自我身心”的目的,“短暂休止型慢人”为了更好地充能向前,勇敢地给身体按下暂停键。他们尝试放空后“想清楚再做”而非“被推着做”,给自己留下重要人生阶段间隔期,再重新启动生活复苏计划。

“Morning Slow”(慢清晨)作为一种让自己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方式,受到都市女性热捧。谁说上班族的清晨一定要争分夺秒?不妨将闹钟向前拨半个小时,慢慢从睡梦中醒来,享用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再来一场简单的冥想或运动,用放松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自我身心养护”是慢生活的核心。除了Morning Slow,还有睡前泡澡、沉思,以及工作间隙的暂停,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给身体和心灵充电。

处理情绪 创造更多“好天气”

想做慢生活能手,先做情绪捕手。

情绪就像天气,有阴有晴,有阳光有风雨。慢慢来的好生活,始于好好处理情绪天气。“情绪捕手型慢人”擅长在“慢”中进行自我情绪的准确捕捉和灵活释放。

“每两周左右,抽出一个晚上,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将厨房、衣帽间逐一清理干净、收拾整齐,最后满足地看上一眼,关灯关门。”网友小嘉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心流家务”法:通过恢复房间的干净与秩序,感受到对生活的掌控感,从而达到平稳情绪的目的。

情绪管理是慢生活的一大焦点。人们通过分享情绪日记、情绪播报,学会处理情绪天气,创造更多的“好天气”。这种对情绪的深刻理解和调节,是慢生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在参与 解锁“100种初体验”

放下拧巴和内耗,慢慢走、不按计划走,或者随机换个方向走。如果你看到“工作N年决定转行”的内容分享,这是“换乘人生型慢人”没错了。他们对工作不苛求,生活不刻意,可以换条人生赛道再出发。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尽情发挥这种精神,例如打破待办清单的优先级。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最烦恼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被待办事项追着跑的焦虑心情。如果不设定待办事项,而是当天或当下才决定做什么,专注于眼前的一件事而不是一堆待办事,效率反而会提升很多。

此外,学“没用”的知识、做“没用”的事,对于慢人慢生活来说,有时候更“有用”。“日抛体验型慢人”折腾不断,乐趣也不断。他们秉信“三分钟热度”才是斜杠人生的先决条件,可以自由探索,不怕试错:无论是调酒、茶道,还是拳击、冲浪,不妄图精通,重在参与和体验,“解锁100种初体验”的生活挑战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利用通勤或做家务的时间打开播客,让知识“溜”进脑子里——“听嗑”式学习并不在意取得怎样的学习成果。这种看似无用的行为,其实也是在多方面挖掘个人潜能,在多种尝试之间,说不定哪一天就碰到了自己的“真爱”。

交换技能 “搭子”也很实用

新型社交关系的出现,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情感的慰藉和社交的乐趣。可以跟“铁子”慢慢沉淀深厚感情,也可以跟“搭子”慢慢享受轻量乐趣——“社交充能型慢人”每一次和“搭子”的快速热络都是一份慢生活的快乐经验。

技能交换是“搭子”的实用性打开方式。“我会使用AI软件、弹吉他和贝斯、做陶瓷,希望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街舞。”社交平台上,年轻人寻找技能交换“搭子”的笔记,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比起报班学习,互相交换技能显然性价比更高。

此外,慢生活鼓励人们走进日常生活的半径,从城市漫游到人文扫街,慢品每一份人间烟火气。“城市漫游型慢人”拒绝从家到公司的“两点一线”,一场“附近的漫游”也是“住在这里的理由”,他们自称“马路观察员”,主动触发生活半径内与其他人的社交联络:在菜市场买鱼买肉,也买花买酒。从生活方式到家长里短,随机与卖家、买家摆起龙门阵,生活处处充满生机。

搬到户外 寻得内心平静

自然是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徒步旅行还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人们通过这些活动,重新与自然建立起联系,寻找生活的出口和内心的平静。

“都市野人型慢人”热爱待在每一个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从都市潮人分分钟化身山间野人。

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将自己的运动场景搬到了户外。在山林间徒步、慢跑,是健身房跑步机上永远感受不到的宽阔与自在,每一次深呼吸都是对身心的净化,大自然的魅力让运动的快乐加倍。还有些人“一到周末就进山”,用森林露营取代城市生活,与亲朋好友一起探索新的秘境、解锁新的技能,山野慢生活让亲情、友情更加深刻。

慢生活还体现在对“在地文化”的探索和尊重。年轻人通过深入当地人文、节庆和民俗生活,体验到旅行的真正意义,将他乡变成故乡。“田野调查型慢人”认为,城市最迷人的一面是外地人“看不见”的那一面。“去大理的北门菜市场赶早集,到丽江的忠义菜市场尝试不同的香料,与当地人交流学习一些方言,融入当地生活的感觉太棒了。”网友坚坚的云南游没有去景点打卡,却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感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斯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