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后,央行、金融监管总局释放重要信号
​第一财经 2024-07-22 07:1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就推进金融领域改革、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金融管理部门重磅发声,释放重要信号。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19日在解读三中全会精神时表示,要更加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好发力见效;在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他还强调,要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党委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

央行表示,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聚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畅通“资金—资本—资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

公报共三次提到“金融”,其中一处提到“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金融领域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也进一步聚焦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后续动向。

韩文秀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好发力见效,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发挥好财政资金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杠杆撬动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要落实好“两新”“两重”决策部署,实施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投入更多真金白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企业和消费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把长远增后劲与短期稳增长结合起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要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央行会议强调,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健全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有效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涛认为,未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之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重点是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从金融改革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将逐步完善,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取向的前提下,加强货币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前瞻性,淡化总量目标的同时逐步强化利率调控作用,完善利率走廊框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精细化管理流动性及短端利率,完善利率由短端向长端的传导机制。从政策统筹协调的角度,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同性。

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央行能够把政策考虑和未来展望,及时与市场和公众进行比较透明、清晰的沟通。透明度提高后,政策的可理解性和权威性都会增强,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动向会自发形成稳定预期,合理优化自身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就会事半功倍。

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制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全会强调,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这也是今年金融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

央行表示,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建立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履行好最后贷款人职责,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筑牢金融安全网。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工具体系,推动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维护金融市场整体稳定。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金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于下一步金融监管工作,金融监管总局提出,稳妥有序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面对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双重冲击,我国难以避免的周期性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逐步显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挑战仍然很多。

比如,在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方面,董希淼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调整房地产企业融资“三条红线”要求,暂缓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完善并落实好尽职免责制度,支持银行更有意愿、更有能力满足房地产企业特别是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从需求侧看,应继续调整优化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实施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更好地提振居民住房消费信心和能力。如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降低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调整存量二套房贷利率,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深化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央行表示,深化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支持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升我国在重大国际金融规则、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明明认为,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要引入国际市场上先进的监管标准和实践经验,提升我国金融监管效能,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开放。

今年以来,保险业对外开放消息不断。日前,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曼福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开业;国民养老拟以发行新股增资方式引入安联投资有限公司为战略投资人。随着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保险业对外开放渗透率和覆盖面有望提升。(杜川)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将有哪些着力点?
新华社 2024-08-11
三中全会定调房地产,释放重要信号
中房网 2024-07-19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重磅!
证券时报网 2024-03-17
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有哪些长期举措
第一财经 2024-03-09
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主要负责人谈金融工作,传递重要信号
新华社 2023-12-05
金融监管释放重要信号 抵押补充贷款预期再升温
第一财经 2023-12-04
金融强国路线图进一步明晰 央行、外汇局13篇专栏释放哪些政策信号?
第一财经 2023-11-26
金融强国路线图进一步明晰,央行、外汇局13篇专栏释放哪些政策信号?
​第一财经 2023-1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