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金融数据出炉 部分指标增速持续放缓如何看?权威专家谈金融总量
财联社 2024-07-13 09:03

6月金融数据出炉,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狭义货币(M1)余额66.06万亿元,同比下降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上半年净投放现金4292亿元。

社融方面,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整体看2024年上半年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1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当前,市场对金融总量规模增速放缓、货币信贷增速放缓关注度持续高涨。到底该如何看待金融数据,今日,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下,我国正处于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期。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继续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

对金融总量指标保持“规模情结”会有“副作用”

“一味追求金融总量增长难度较大,还可能产生资金空转等‘副作用’。”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M2余额已分别突破390万亿元、30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也超过了250万亿元,存量金融资源都处于高位,要保持新增量高速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继续要求作为社会融资规模主要组成部分的贷款总量,高速增长并不现实,一味求量反而可能加剧资金空转等各种虚增问题。”上述权威人士认为,规模情结影响下,企业行为会出现变异,脱离主业搞金融的情况较为突出。

“因此,盘活存量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意义更大。”权威专家认为,盘活存量贷款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通过“有减有增”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货币信贷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经济走弱

相关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国金融总量指标与实体经济活动的相关性正在减弱。有市场研究表明,2015年前,我国M1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同期相关系数接近50%,但2015年后降至15%。

随着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等金融总量的持续高增长,金融总量增长对GDP的边际带动效应趋于下降。权威专家强调,“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

举例看,欧美发达国家历史上,也存在多个时期,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活动的变动方向不一致。例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M2增速持续震荡,从约5%下行至接近0,但同期世纪GDP增速整体保持5%左右;欧元区M3增速也在2023年多月出现负值,但经济活动仍总体呈恢复、扩张态势。

“因此,需要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上述权威人士表示。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金融街时评 | 如何看待当前金融数据变化?
​金融时报 2024-09-14
7月金融数据出炉 金融数据还在“挤水分”吗?
财联社 2024-08-14
金融时报:货币信贷增速放缓不意味着经济走弱
金融时报 2024-07-15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证券日报 2024-07-14
6月金融数据继续“挤水分” 进一步降息仍受内外部多重约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13
上半年贷款结构改善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上海证券报 2024-07-13
央行发布!重要数据出炉,权威专家解读
证券时报 2024-07-12
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总量数据的“挤水分”效应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发生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