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暴对待孩子的不良影响!
北京儿童医院妇儿中心 2024-04-22 17:30

近期,一则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更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在家庭环境中也不乏存在粗暴对待孩子的家长。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粗暴对待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期待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深刻反思,共同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良好环境。

粗暴对待孩子,不仅仅指粗暴的打骂孩子,这些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还包括对身体、心理需求的忽视、拒绝、威胁等心理攻击,过度心理控制及强迫等行为,除此之外,还包括让孩子目睹暴力事件等。儿童期是人格形成、认知及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了粗暴对待孩子,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情绪问题、行为问题、认知等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失调:家长和教育者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不良表现,忽视并且阻碍孩子的情绪表达。情绪失调的个体无法用合理的方式消化焦虑、恐惧、无助甚至绝望等各种消极情绪,这些情绪隐藏、积压在内心深处,大大增加他们的抑郁风险。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自伤

导致社交焦虑:粗暴对待孩子,使得他们对情绪信号过度敏感,大大增加了他们与他人正常交往中的社交焦虑。比如,看到朋友脸色不好,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自我认知失调:由于在被粗暴对待时,儿童持续接收到消极反馈,逐渐把负面反馈内化,形成失调性的自我认知图式,引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比如,我确实是个“烦人精”、“麻烦制造机”、“处处不如人”“我不配得到爱”等,变得自卑、焦虑、抑郁、孤僻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的暴力对待后或许会造成孩子的创伤性应激障碍。不但引起躯体、心理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大脑某些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不断重复的回忆和梦魇与创伤有关情景和细节,并伴有惊恐、失眠、焦虑等症状,变得注意力不集中、更易激惹,有意回避创伤相关的事件、人等。这些症状持续数月,甚至持续数年,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

第二、关系的破坏。

粗暴对待孩子会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最信任与依赖的人,是孩子坚实的后盾。然而,由于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得亲子关系产生了裂痕,出现信任危机,甚至孩子产生严重的敌对情绪。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不仅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还会使得亲子关系,甚至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者粗暴的对待孩子,也会破坏师生关系。使得孩子不再敬仰和信任老师、甚至埋下怨恨的种子,行为更加乖张叛逆,或者破罐破摔。影响到孩子们阳光、健康的成长。

第三、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容易忽略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开始抵触学习,拒绝去学校等行为。制约了孩子潜力的挖掘和未来的发展。

第四、粗暴对待孩子,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行为问题。一方面,青少年儿童面对被粗暴对待时更容易产生愤怒、沮丧等负性情绪,也更容易将这些情绪转化成问题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和教育者对于不良情绪的粗暴处理方式也会起到不良榜样作用,从而被习得甚至泛化。因此,孩子出现各种不良行为,包括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网络成瘾、物质滥用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攻击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了家庭带来痛苦,对社会造成危害。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必须认识到粗暴对待孩子带来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爱和关怀为基础,温和、耐心、理性的引导孩子。

首先,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孩子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家长和教育者们更应该鼓励孩子们挖掘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自信。而不是攀比,不是只看学习成绩。孩子们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其次,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时,尽量保持冷静、理性的状态来面对孩子,引导和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当然,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上演和他人的暴力冲突,保持稳定的情绪,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树立好的榜样,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习、反思,甚至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让自己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再次,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中健康成长。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我们也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最后,尤其是控制型的家长,要适时学会放手,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相处的社交能力等,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本身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孩子才能更自信、阳光。

当然,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难道完全不能打骂孩子了吗?事实上,多数教育者和家长都会有“没忍住”的情况,但家长切记不要只是为了宣泄你当时的愤怒情绪而已,也不只是为了惩罚孩子,更不是打骂完后家长又要马上后悔道歉草草结束,这些目的和处理方式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对孩子“打骂”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和进步。尤其对于一些比较“皮”的孩子,适当的对其严厉一点,也可以起到及时调整思想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作用。但是依然要注意在批评时,只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思想,而不进行人格的侮辱;打孩子也只是为了威慑一下,千万要有分寸。并且在双方情绪平稳后,要及时理性梳理,向孩子伸出“两只手”:第一只手是“慈母的手”,承认“打骂”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有于心不忍,作为教育者和家长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第二只手是“严父的手”,要理性而坚定的告诉孩子他们的哪些思想或行为手不合适的,是让你生气的点,同时,要用心倾听孩子思想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再进行耐心引导,从而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总之,作为家长和教育者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用科学、合理、关爱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尊重孩子虐猫爱好”,这家长当得不合格!
新京报客户端 2024-09-07
孩子频繁摸私处、夹腿?家长别尴尬这不是“学坏”!
北京妇幼健康服务 2024-08-07
怎么说孩子更管用?这些小技巧很实用
健康中国 2024-04-20
粗暴对待孩子的不良影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北青快评 | “粗暴教育”应成为教师职业的大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开学季,孩子的哪些表现提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当孩子害怕时别只会说“别怕”,试试这6条对策
上海疾控 2024-01-05
老师殴打虐待孩子时有发生 学前教育安全如何保障
法治日报 2023-1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