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北京日报 2024-02-26 10:32

北京雁栖湖畔,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不久前完成主体闭环。随着这座比太阳还要亮1万亿倍的“超大号X光机”在未来点亮,人类探寻微观世界的奥秘将再添利器。

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视觉中国供图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子午工程二期……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29个重点科学设施平台中,16个已经处于科研状态,进入到运行为主的新阶段。昌平、中关村、怀柔等三个国家实验室已投入运行,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

科研重器拔地而起,原创性成果已在早春埋下种子,生根发芽。“苹果不会掉到离树太远的地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最有可能落在支持它的地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说。

把该放的权彻底放出去,把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去——北京先后支持建设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这些“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不完全像事业单位”的新型研发机构,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更灵活的管理模式和更精准的资源支撑,让科学家们心无旁骛搞科研。

一棵棵孕育前沿创新的“苹果树”深植与成长,原始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全球首颗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508公里光纤量子通信、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3.0”……这些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见证着北京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向全球科创关键枢纽的跃升。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1月,拥有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七院”院士头衔的固体力学家高华健全职加入清华大学。同样被北京深深吸引的顶尖科学家还有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者朱松纯、“AI蛋白质折叠技术奠基人”许锦波、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等。2023年,北京“高被引科学家”共411人次,首次位居全球城市首位,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第一。

2014年的初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科技创新中心被明确为首都核心功能之一。6年后,中央明确提出支持北京等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全国”到“国际”,定位更高、责任更重。

资源所在,也是责任所在。近年来,北京颁布实施《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出台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标杆孵化器培育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

创新引领,勇立潮头。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下,北京将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更强动力。今年1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审议通过,赋予创新主体和顶尖科学家更充分的科研自主权。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说,北京将强化提升战略科技力量整体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加快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24条改革措施在示范区全域推广,加速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

亲历者说

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彦奇:

进入国际领先技术梯队

几个月前,中科富海研发制造的1.5吨氢液化器在海外现场调试成功,实现“中国造”氢液化装置成功出口海外。“在大型低温装备领域,我们现在能够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企业站在同一梯队了。”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彦奇说。

大型低温装备,无论是对科研、军工还是产业发展,都极为重要。例如,航天器上天前需要在地面进行超低温等太空环境模拟测试,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需要有超低温温区这一关键环境,氦气、氢气等重要能源的制备与储运也都离不开它。

然而十多年前,中国还造不出这样的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只能依赖进口。2010年和2014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先后承担了两期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任务,实现了液氢和液氦温区低温制冷技术的重大突破。

“从无到有”的问题解决了,还要解决“从1到100”的产业化问题。团队很快面临现实难题:大型低温装备研发投入巨大,即便已完成前期科研攻坚,每年也需要投入数千万元用于产品研发与迭代。“拜访了很多投资人,大多数人都说项目很好,但担心不赚钱,没法投我们。”张彦奇回忆,最初时,团队一年间奔走了四五十家投资机构寻找启动资金,却都无功而返。

转机出现在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的多个部门负责人到理化所调研,很快决定以政府投资弥补市场失灵。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北京市政府、社会资本、创始团队四方出资下,中科富海成立。

如今,作为国际上少数几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K至2K(-253.15℃至-271.15℃)大低温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之一,中科富海年产值已达数亿元,成长为领先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过去十年,北京的原始创新能力持续进步,科研人员创业的主动性也比十年前强烈得多。”曾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从事多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张彦奇感慨。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