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董事会将设微软为无投票权观察员 明确公司利益第一位
第一财经 2023-11-30 14:42

北京时间11月30日,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在推特发文表示: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重新担任公司CEO(首席执行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担任CTO(首席技术官),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担任总裁。OpenAI成立新的董事会。

奥尔特曼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宣布,微软将在公司董事会中获得一个无投票权的观察员席位。并表示他爱戴并尊敬OpenAI前董事会成员兼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Sutskever),自己对他“毫无恶意”。“虽然伊尔亚将不再担任董事会职务,但我们希望继续与他保持工作关系,并正在讨论如何能够让他在OpenAI继续自己的工作。”

奥尔特曼在推特上发文表示:“公司的最大利益和使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很明显,我和董事会成员之间确实存在误解。对我来说,从这次经历中学习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我们公司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欢迎董事会对最近发生的所有事件进行独立审查。我非常感谢Helen(海伦·托纳Helen Toner,原董事会成员)和Tasha(塔莎·麦考利,TashaMcCauley,原董事会成员)为OpenAI作出的贡献。

奥尔特曼称自己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提出了一些问题,关于亚当(Quora首席执行官亚当·迪安杰罗Adam DAngelo)在OpenAI董事会期间运营Quora和Poe的潜在利益冲突。奥尔特曼声明称,亚当一直对他和董事会潜在的冲突非常清楚,并采取了任何必要的措施(在适当的时候回避,甚至在双方认为有必要的时候提出离开董事会)来适当地管理这种情况,避免冲突的决策。Quora是OpenAI的一个大客户,奥尔特曼发现在董事会中有客户代表很有帮助。预计如果OpenAI如希望般那样成功,它将触及经济的许多领域,并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实体建立复杂的关系,从而产生各种潜在的利益冲突。OpenAI计划的处理方式是全面披露,并让董事会决定如何处理这类情况。

北京时间11月22日,OpenAI官方在推特上发文称,已原则上达成协议,让奥尔特曼重返OpenAI担任首席执行官,并组建由布莱特·泰勒(Bret Taylor)、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和亚当·迪安杰罗(Adam D'Angelo)组成的新初始董事会。

相较OpenAI新董事会架构以及奥尔特曼已明确地回归,“看客们”更关注的是奥尔特曼当初被罢免的真实原因,以及“政变”主要发起者、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尔亚到底在GPT-5上发现了什么“危机”。

在“政变”风波的尾声,行业传出OpenAI工作人员发现了有个“可能威胁人类”、代号为“Q*”的项目。传闻称奥尔特曼被解雇前,几名研究人员向董事会发了一封信,警告一项强大的人工智能发现可能威胁到人类,而这个项目就被称为“Q*”(Q-star)。它很可能是导致董事会罢免奥尔特曼的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罢免调查与“Q*”项目尚无官方回应,但可以明确的是,这涉及伊尔亚与奥尔特曼走向的“超级对齐主义”与“有效加速主义”两条不同路径。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资深算法专家陶芳波在其个人公众号文章中解释了这个说法。所谓“有效加速主义”(e/acc),是由一群硅谷科技精英们发起的科技价值观运动,参与者如YC 现掌门人陈嘉兴(Garry Tan)、A16Z 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等,也包括奥尔特曼。在陶芳波看来,有效加速主义主张人类应该无条件地加速技术创新,并快速推出它们,来颠覆社会结构,这种对社会的颠覆风险,本质上对人类有利。

而伊尔亚所主张的“超级对齐主义”(Super-LOVE-alignment),即其所主张的“不是AI 有情感,而是 AI 有对人类真正的爱”,伊尔亚认为只有让AI对齐底层“无条件对人类的爱”,未来比人类力量更强大的AI才不会毁灭人类。因为进化的起点很重要,所以他不认为先发展技术再进行修正这条路可行。

对于技术发展层面的激进与保守之争,汉王科技总裁朱德永对记者表示,目前OpenAI在奥尔特曼带队下的商业化节奏可能还谈不上过度化,甚至有故意放缓节奏的可能性。过度商业化是指商业利益和市场营销程度超过初衷,导致其内容质量或用户体验等有所牺牲。从目前OpenAI公开的每周超过1亿活跃用户、每月超1亿美元收入、超过200万开发者使用API等进行开发,以及超过92%的500强公司合作的数据来看,并没有牺牲服务质量和体验,更多是用户自愿的选择。

当然,朱德永表示,OpenAI成立之初是非营利组织,成立控股子公司融资也是因为GPT太“烧钱”,相对于收入,它资金消耗的速度可能更快,自然也倒逼奥尔特曼带领OpenAI不断有新的创新和商业化模式落地,不断融资推进,否则不止GPT领先的优势和探索AGI的步伐会放缓,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大模型产业多个方面的探索。一定程度上OpenAI和GPT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它的放缓必将影响到整个大模型行业发展及AGI的探索。

从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落地来看,朱德永称,大模型及AIGC的发展速度和曲线远超前几次AI浪潮,大家对它的商业化速度甚至产生威胁也很正常。当然,它还存在幻觉、价值观等一系列的问题,各国也在积极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以确保AI技术的发展促进创新。我国在8月15日开始实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真正从法规上对生产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指导,包含了伦理与安全标准的数据隐私、偏见和歧视等问题,以及大模型可解释性和价值观对齐等要求。

从OpenAI“政变”闹剧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创业者启示与经验的角度来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人工智能学院主任熊辉表示,中国目前的大模型创业更多是群魔乱舞、百魔争霸。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中国创业公司在很多榜单上自称达到了GPT-3.5的水平。但从整个技术的发展脉络来看,美国AI行业目前反思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创造价值。纵观全球产业的竞争态势,已是生态层面的竞争了。

此前数十年间,行业已有过多次生态方面的对抗,熊辉表示,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OS生态、安卓生态,现在的鸿蒙生态,未来将进入AI系统时代等。但在AI系统时代又将面临另一个生态的竞争——如OpenAI的GPT store有可能形成一个真正的新型生态模式,帮助整个AI实现价值创造,无论是功能价值还是情感价值。

磐霖资本风险合伙人、独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陈利人对记者表示,当下的环境已经改变,过去行业更强调技术实力是否具备先进性、是否有壁垒,但现在的经济环境下,行业开始强调技术能否变现,技术研发的应用能否很快地获取用户,以及用户是否愿意为此付钱,这些都很重要。

OpenAI开发者大会以及其商业模式带来的启示,是技术应用从过去的免费模式向订阅付费模式的转型,GPT也证明了这个模式是可行的。但未来的走势将出现分叉,如OpenAI及其竞对公司Anthropic逐渐闭源,未来国内公司将有自身打法,国外公司也有其路线,最后双方将落地于应用场景的壁垒竞争。

至于OpenAI“政变”事件会否拖慢AGI的实现速度,陈利人对记者表示,大的趋势不会改变,科学的事情终将归于科学。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