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编剧赵晟:乡村不是退路,而是大好去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8 13:57

“在斗智斗勇中起死回生、在数次陷入绝境后有了最后一分钟营救,令这个乡村振兴的故事充满了谍战剧节奏。”赵晟如此阐述他编剧作品《富春山居》的“蝶变”。

近期,由刘志江担任总制片人,徐海担任制片人,王伟担任艺术总监,赵晟编剧,刘涛执导,刘端端、潘之琳、王伟、郭铁城领衔主演的乡村振兴主题剧《富春山居》正在央视一套、浙江卫视热播,收视率1.203%,腾讯视频热度值破15000,引发热烈社会反响。

image001.jpg

谈及该剧创作,编剧赵晟坦言就像走一条未知的寻宝之路,既新鲜又充满挑战。为此,他把农村戏当谍战戏写,把创业戏当探险戏写,创造性地将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伟大成就和哲学思维,紧密结合进戏剧情节中,通过布莱希特式的古今对话实现了黄公望的精神传承。勇敢善良、知行合一。他说屡败屡战的许嘉富是兼具无尚勇气与悲悯情怀的时代英雄,是“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实干家。在他看来,《富春山居》昭示了“乡村不再是退路,而是去处”,而剧中的年轻人对于中国新农村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既是画中人,也是作画人。

image003.jpg

谈新剧:让《富春山居》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影视说明书

问:您的作品涉猎广泛,题材多样,比如《重生》《冤家亲家》,是什么样的缘由和初衷让您选择乡村题材,创作《富春山居》的?

答:乡村振兴是一项举国战略,其内容远不止发展农业这么简单,而是带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应对全球化危机的高瞻远瞩。乡村振兴是时代的大事,创作者的责任就是关注时代,关切社会。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这是全新的领域。我们的创作就像剧中那些人物,走上了一条未知的寻宝之路。

两个多月的采风、资料收集、采访各类农业专家、看各种农村专题……乡村振兴的20个字方针涵盖万千、深远宏大,但对普通观众而言,显得抽象而缺少兴趣点。如果用一部电视剧来作“乡村振兴”这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说明书,而且剧主角跟观众一样,一个“最初全然不懂乡村振兴”的普通人,最终却成了乡村振兴大潮中的平民英雄。这种移情与共鸣,会不会引起观众的观看欲?这是我的创作初衷。

问:《富春山居》剧本创作历程是怎样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答:接受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挑战,具体有这么几点:

1、政策解读是最大的困难。能够精准解读如此宏大国家战略的人并不多。所以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找资料,去各级农业农村局采访咨询,去农业院校寻访教授专家,然后汇总了两套对20字方针的解释,基本能准确地理解乡村振兴的具体内容。因为只有深刻了解主题,才能针对性地设计人物与故事,从而充分表现、强调、升华主题。

2、农业知识的狭窄与故事背景选择的困难。为了全面学习农耕农业知识,我们除了在网上找资料,还购买了大量农业专业书籍,央视的责编还推荐《沈氏农书》这样的古代农技书籍,对我们帮助非常大。我们还找了相关种植和养殖业的专家作为剧本技术顾问,为无人种植、无人养猪等戏份保驾护航。

造纸厂动迁事件是全剧开幕的重头戏,也是浙江省打响全国乡村振兴第一枪的标志性事件。几百家造纸厂,十万从业者在短短十几年间要全部关停,造纸业是富阳GDP的支柱,这一关如同壮士断腕,也从根本上反映了浙江省、杭州市政府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大决心。这一笔必须写。我们一方面聘请当年参与腾退的专业拆迁人员和相关法律工作者,反复请教故事中的相关政策与技术问题,做到逻辑严密、政策清晰,并从故事层面选择了从人物情感作为切入口,以父子情的冲突纠葛来切入主题故事,用许家父子多年的情感冲突带出富阳造纸行业的严峻形势。当年的创业者,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像许吉祥等一辈造纸人做出了巨大牺牲。

image005.jpg

谈创作:以轻喜剧+谍战剧类型写农村戏

问:从创作角度看,《富春山居》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答:最大特色是我们选择了轻喜剧+谍战剧的类型创作法来写一部农村戏。

首先,我希望在欢乐诙谐的气氛中,讲述一个既宏大又严肃,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的电视剧。我们将“传统与叛逆”设计为故事的中心矛盾,以许吉祥与许嘉富为不同阵营的代表人物,在全剧对抗中,二人的角色关系不断变化,亦敌亦友。

其二,把许嘉富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当谍战剧来写。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曲折性、悬念感,加强剧集的可看性。许嘉富最初只是为了帮母亲保全家庭的完整,没有想过乡村振兴。我们选择这个小切口、人性化的故事作为原动力,就是想以情感的共鸣留住观众。在许嘉富像特工一样,与许吉祥、孟遇椿不停周旋期间,他还要经历曹不居的出卖,许嘉富用尽了三十六计,才获得造纸厂阶段的胜利。此后,他每一次的行动:竞选村书记、《富春山居宿》受骗、烂摊子起死回生、养猪场失败、绝地反弹等,都充满了虚虚实实的阳谋与诡计。在斗智斗勇中起死回生、在数次陷入绝境后有了最后一分钟营救,令这个乡村振兴的故事充满了谍战剧的节奏。

问:剧中哪场戏的创作,让您最难忘?

答:就是许嘉富第一次养猪,却因为宽哥的隐瞒,导致猪苗染了蓝耳病,结果整个猪场的猪要被扑杀。这场戏是全篇许嘉富的谷底,一切向好趋势下,却迎来毁灭性打击。猪场没了,等于经历过一次破产的许家将经历第二次破产,许家四口将一无所有,甚至连尊严也摔得粉碎。

当许吉祥赶到,得知许嘉富连祖屋也卖了时,他很生气却没有打儿子。许嘉富说“爸,我现在终于知道,我拆你厂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了……我拆的不是厂,是你想改变农村的梦想,就像现在,他们杀的,是我的心啊!”这句话,彻底击穿了许吉祥,引起他的共鸣。自从办了养猪场,那个一向作对胡闹的小富变了个人,不正像当初自己没日没夜工作,只想带着村民致富一样吗?他做错了什么?

这场戏让父子俩在灵魂上终于同频了,许嘉富通过与父亲多年的斗争,最终活成了一个2.0版的许吉祥。而此时,一贯对许家父子挑三拣四的乡亲们,不再像从前一样轮番责骂,而是个个眼泛泪花。他们本质并不是一群忘恩负义的农民,而是一群“不讲规矩但讲良心”的老邻居,这些年一波一波的事,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许家父子是真正心疼他们、悲悯他们的“父母官”。

这一场戏满足了电视剧创作的“三情”要素,曲折情节中流淌着饱满的人物情感,更能看见许家父子多年来为振兴家乡,抛家舍业的伟大情怀,也创造了全剧的谷底,让故事和情感都蓄势待发。

image007.jpg

谈创新:活用传统文化,让黄公望与许嘉富超时空对话

问:《富春山居》播出后,观众最大的感受是绿水青山画面唯美,很养眼,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贯穿融入让整部剧国风感十足,充满传统文化韵味。在创作上,您是如何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答:作为一部乡村题材剧,如果仅在视觉美术方面简单呈现乡村的地理外貌、生活生产环境,无疑是表面的,我们更希望把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伟大成就和哲学思维,紧密地结合进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中,用人物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A、第一集中,谷雨当天,许吉祥发现没下雨,便起了担心“谷雨无雨,后来哭雨,今天不下雨,怕是要出事啊”。结果,这句古老的谚语应验了,十几分钟后,许嘉富大闹了接风宴,让许吉祥在乡亲面前丢尽了脸。B、孙春燕说起“古代小伙谷雨救起牡丹仙子”的美丽传说,而这个传说,正是许嘉富与孟遇椿爱情的写照,幼年的许嘉富冒死救起落水的孟遇椿,20年来,孟遇椿一直在寻找“拯救自己的那个王子”,中国人的勇敢善良、知行合一从古至今一直在传承着。

另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就是黄公望。我们在剧作中,将黄公望现实化,让他与许嘉富进行了超时空对话,这是一种布莱希特式的呈现,既有趣,又直击主题,用黄公望自己的形象来告诉许嘉富和观众“成大事,必须先慢下来”。50岁学画,80岁才开始画《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之所以能成为旷世奇作,就是因为黄公望阅尽了天下众山,富春山只是题名,其实,他画的是天下,以此告诉许嘉富这样的年轻人,你走的每一步路,路过的每一处山水,都是最后这幅巨作中不可取代的一滴墨。

此外,在人物设计上注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郑书记既深谙乡村振兴之道,又是饱读诗书的文化官员;孟鲤庭既是富贾一方的成功商人,又是推崇古琴文化的墨客,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深深影响了现代职场精英的孟遇椿。我们将人物名字注入了传统文化色彩:善溪——上善若水清澈如溪;敬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居——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这些人名都与其性格有着深深地呼应。

总之,我们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和上古哲学填写进台词,我们更希望这些文化哲学在乡村振兴的故事发展与人物命运曲折中呈现,通过人物的感悟来输送给观众。

image009.jpg

问:许嘉富是《富春山居》的灵魂人物,是新时代新农民的代表。他的父子之争,人生成长以及创业选择充满了矛盾冲突。您怎么看这个人物的塑造意义和价值?许嘉富、孟遇椿、许敬山、曹不居的名字是不是暗合“富春山居”的剧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物设定?

答:许嘉富是带着使命而来,是兼具无尚勇气与悲悯情怀的时代英雄。是一个真正的“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实干家。

我们将许嘉富的人设与王阳明的哲学进行了对接,许嘉富9岁时,自己不会游泳,却意无反顾地跳入水中,将快要溺水的小孟遇椿推向岸边,最终自己被水冲走。一个孩子的本能就是他品格的写照。他遇事后并没有衡量风险才去行动,而是毫不犹豫地去拯救小孟遇椿,这就是天生的英雄,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他的悲悯情怀与生俱来。剧中,许嘉富心疼每一个人:看着一口喝下一杯白酒的母亲,许嘉富心疼不已,他深知,家对于孙春燕的重要性,于是他用尽各种损招拆了父亲的造纸厂,以逼他回归家庭;当他看到新闻中出现猪瘟事件,全国猪肉紧缺,他立即意识到这对整个国家经济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影响时,他毅然顶着压力,推翻游乐场这个肯定挣钱的项目,也要上马养猪场。因为他知道,这种傻事总要有人干,他心疼的是全天下的人……他的种种行为,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强大的悲悯情怀。

这部剧的表层故事是许嘉富的成长故事,潜层故事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故事,两个故事轨迹重合交织、相辅相成。在这个过程中,许嘉富成长的足迹正是王阳明自我觉醒的几个阶段,在第一次养猪失败后,他进入了强烈的自我反思和觉醒,最终走出谷底。许嘉富是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英雄的英雄。他在剧中所作的每件事,看起来是为了表现自己,实际上,这是一种觉醒,就是将自我价值的实现放置于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真正做到了我为人人,心系苍生。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黄公望因天下无道,归隐于富春江畔。而许嘉富的成长经历昭示我们,如今的盛世不同于黄公望的时代。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中,乡村不是退路,而是大好去处!我们将许嘉富、孟遇椿、许敬山、曹不居的名字暗合“富春山居”的剧名,一是将他们比作《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耕读,许善溪就是那一汪江水,这群年轻人,既是画中人,也是作画的人。他们好似从古代随画穿越至今,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密码”传递给当今万千有志乡村振兴事业的人们,像许嘉富一样,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创造中国乡村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image011.jpg

谈影响:许家大塘是中国农村的缩影,乡村振兴靠共同奋斗

问: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您希望《富春山居》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答:乡村振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绝不是一个人或一群基层干部一朝几夕就能完成的,就像剧中许家大塘的巨大成功,绝不是许嘉富一个人完成的,是许嘉富身边所有的乡亲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许家大塘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我们希望剧中的成功能给现实中的乡村振兴提供一些灵感和呼吁:处于时代洪流中的每一个人,如果都像许嘉富等人一样,少抱怨多做事,对自己的岗位尽责,对自己的事业敬业。果真如此,我们的乡村必定早日振兴,我们的民族必定伟大复兴。

问:您觉得乡村题材剧创作如何才能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富春山居》带来的创作启示是什么?

答:我个人体会,乡村题材剧的创作其实与其它题材剧的创作原理是一样的。写故事就是先立好人物,坚实的人物自然会产生好的故事。我们创造的人物,一定要有这个题材鲜明的特点和内涵,乡村题材的人物一定要有农民的基本特点,但也要超越现实的基本面,做戏剧性地刻画,并进行差异化创作。就好比把农村戏当谍战戏写,把创业戏当探险戏写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