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丢失!当80后遇上“90”后 抗美援朝精神代代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4 22:49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是最好的纪念。而如今平均年龄90岁的抗美援朝英雄们,每个老兵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精神,需要我们纪念、珍视、弘扬。从今天(24日)起,新闻频道推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

70多年前,沈阳铁路局的前身——中长铁路管理局先后有12200名职工赴朝参战,1800名职工荣立战功,312名职工牺牲在朝鲜。如今,70多年已过去,但依然有人在沈阳追寻着前人的故事和足记,感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今天,我们就要聚焦一位80后的铁路宣传干事和两位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再去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前两天,迟金海又在单位库房里找到了几件老宝贝,据保管员说,这很有可能是当年抗美援朝时期铁路工人们用过的。于是,他赶忙请78岁的退休老段长陈奎鹏帮忙鉴定一下。没想到,看起来锈迹斑斑的这几样东西,经老段长一讲,一下子就变成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展现在了迟金海的眼前。

中国铁路沈阳局丹东工务段退休干部陈奎鹏:要提起抗美援朝,那时候抢修施行灯光管制,那时候的铁路工人,为了晚上能把这个道钉打准。把这个道钉用白油漆涂成白色的, 晚上就显示出来它是白的,所以道钉锤打它才能打准。过去那时候,包括我那个年龄段上铁路以后,技术考试都考过打道钉,那时候要求新道钉不管你打五锤,打十锤,只能在顶上打出一个花。

1989年出生的迟金海,是中国铁路沈阳局丹东工务段一名宣传干事,因为工作的需要,从2015年开始,他开始收集单位里抗美援朝相关的人物和资料。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把工作变成了爱好,他特别爱听老前辈们讲那个年代的故事。

迟金海说,因为喜欢了解那段历史,他这两年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按着老一辈人的回忆,去当年历史的发生地多走走,把故事写下来,让历史留下来。就在前两天,他又找到了一个已经被森林掩盖的抗美援朝时期丹东铁路指挥所旧址。

中国铁路沈阳局丹东工务段宣传干事迟金海:我一个人我就在休息的时候,我就出来探寻这些足迹,到这里切身实地能感受到当年的这种战争的残酷,脑海中能浮现出当年的这种画面。

看着眼前被尘封已久的历史印记,想到70年前那场战争,中国人民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恶劣条件下保卫家国、捍卫正义与和平,打赢了那场看似不可能的“立国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让当年那些年轻的前辈在明知战场残酷、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

为了搞清楚这件事,80后的迟金海想出各种办法,结识了单位里两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90多岁的“90后”老兵,他想当面和他们聊聊。

中国铁路沈阳局丹东工务段宣传干事迟金海:中国当时的实力跟美国差距那么大,咱们为什么能赢呢?你觉得为什么能赢,靠的是什么?

抗美援朝时期丹东工务段铁路巡守员许衍利:共产党,没有共产党没有今天。

抗美援朝时期大连机务段火车司机刘维臣:看到军队,看到老百姓,那个拥护劲,劲头你自己本身就感动出来了。我也应该那样,非打赢不可,我们指定要赢,看我们这个劲也能赢,一个一个往前冲的劲,勇敢劲确实不一样。

两位老人告诉他,当年为了保证军事运输的畅通,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铁路运输系列大队,共三万余人相继入朝保障战地铁路,其中2038人献出了生命。

抗美援朝时期丹东工务段铁路巡守员许衍利:那个主任告诉我,你来干什么?我说报名,抗美援朝你不怕死吗?我说不怕死。

抗美援朝时期大连机务段火车司机刘维臣:到了朝鲜,过了新义州里面处处都危险,那时候参加抗美援朝既然来了,(虽然)也害怕但还有这么一股子劲。

如今,硝烟散去70年,但当这些年过九旬的老人说起当年经历的危险和艰辛时,他们眼中依然有光,他们的信仰依旧坚定。

听着老人的话,迟金海仿佛看到那些视死如归的志愿军战士,在以血肉之躯告诉世人,“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就在他们这些年轻人的手中,怎么干?迟金海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规划。

中国铁路沈阳局丹东工务段宣传干事迟金海:他们的历史今天讲给了我,等我像他们那个年纪的时候,我依旧会坚持今天所做的事情,我会讲给我的下一代人,我的下下一代人,我的再下一代人,我让他们去记住这段历史,一代一代这么传承下去,历史才不会丢失。

文/记者 崔霞 杨潇 闫崎峰 曹志宇

编辑/朱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