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化论坛今日开幕 昌平发掘传承明文化精华阐释“第二个结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8 07:08

在今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今日(7月8日)开幕的2023明文化论坛将推出丰富内容,从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为“第二个结合”提供注脚。

5bt3_b.jpg

据介绍,本届论坛涵盖从明代美学、永乐大典、文化遗产到文旅融合、数字文博的多种内容,怀古览今,既有对明文化的深入研究,也有以现代科技创新发展明文化的新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明文化内涵进行充分阐释,并通过贯穿全年的10项系列文化活动抵达市民。论坛释放出明文化主题的丰富信号,深刻反映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

明文化体现

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本届论坛及分论坛将系统梳理明文化的突出特性。作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277年的明王朝孕育出了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与中华现代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在明文化中找到丰富的案例支撑。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提出“宽民必当阜民之财、而息民之力”的民本主张;明末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一代清官海瑞为政以德,爱惜民力被誉为“海青天”……

明朝有着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繁荣的商品经济,这与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创新性密不可分。王阳明熟读儒家经典却不陷于经典的泥淖,而是创新发展出阳明心学;明代首辅张居正推出“考成法”,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通过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万历新政展现了一段吏治新象;明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也层出不穷,李时珍尝遍百草创作《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各类技术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郑和七下西洋离不开明代发达的造船技术等。

提到明文化,“合古今而集大成”的永乐大典是难以逾越的巅峰,其集古今纳多元的博大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绝佳体现。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时特意提到了《永乐大典》,以韵为纲,以字隶事,总书记也牵挂着它们的整理修缮。今年明文化论坛,永乐大典也将作为一大论坛主题亮相,以《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发布为背景,探讨《永乐大典》作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回归,以及古籍数字人文建设、知识体系化和利用智能化等问题,激发人们对明史明文化的兴趣。

距北京中心城区40公里的燕山脚下,气势恢宏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依山就势兴建而起,以山脉的胸怀包容着记载中华文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珍贵典籍。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来此考察时,特别提到了发挥重要政治功用的古籍版本——明代蓝格抄本《使琉球录》,它是记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版图的早期版本著述。书中关于“十日……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的记载,通过说明琉球王国的疆界范围以证明自古以来钓鱼岛便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重要证据。

和平性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明代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最佳例证。中国历史上曾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率领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沿途没有占领一寸土地。

从陵到明

昌平推动明文化格局不断扩大

我们从明文化中发现中华文明的脉络,又该去何处发现明文化?答案指向北京,指向昌平。昌平是明文化的汇聚之地,区内明代历史遗迹众多,传递出丰富的明文化内涵。明太祖朱元璋力主修建的居庸关长城、为明朝皇帝北征及谒陵巡狩而修的巩华城,是研究明朝军事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为守卫皇陵而建设的永安古城是明十三陵有机组成部分,现仍保留六街城隍庙、三步两庙胡同、关帝庙等历史遗存,是研究明代新建城镇的重要依据;而埋葬着十三位明代皇帝的十三陵更因宏伟的建筑、丰富的文物成为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

如今,随着两届明文化论坛的召开,昌平区正不断厚植明文化土壤,将“一陵之景”变为“一明之景”,将明文化的景观格局越做越大,通过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释放出丰富的明文化元素。

未来,昌平区将推动更多遗址遗迹展示开放、规划设计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以明文化将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巩华城、永安古城等明代历史遗迹“串珠成线”,提升景区间关联性,在昌平区形成范围更大的“城市文化家具”和明文化景观格局,让游客在昌平了解明朝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一站式”体验到丰富的明文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今的游客已不再满足于“看”,更青睐于“体验”。为了让游客能沉浸式体验明文化,借助2023明文化论坛,昌平区打造了全周期、全年度的明文化系列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沉浸式体验明文化。

明文化论坛举办期间,一场古建音乐会将在明十三陵地标建筑长陵祾恩殿前上演,传统乐曲的音符将在明代古建筑前跳动,以充满创意的演出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时光、享受视听盛宴。演出曲目使乐曲的演奏与古诗词的吟唱熔于一炉,多层次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曾多次举办的常态化活动“大明书场”“大明故事我开讲”也将贯穿全年继续举办,邀请各领域专家和明文化爱好者一起讲好大明故事。

8月,“百子衣快闪”活动将为游客和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体验的机会。活动聚焦“百子衣”儿童游乐场景,通过图文展示区,用数字力量让明文化场景“活”起来,让游客在不同场景中沉浸穿梭。活动还将设置打卡拍照区,现场提供汉服和发型造型,将文化文物与现代元素融入拍照区域中,让游客体验古代文化魅力。

系列活动的举办将有效促进昌平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带动更广泛社会力量参与投入,促进地区经济文化提质增效,有机整合昌平及国内国际明文化资源,不断放大明文化品牌效应,助力打造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和体验中心。

文旅相融

文化赋能昌平高质量发展

不只明文化,作为首都“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之区,昌平区拥有“运河之源”“居庸之要”“太行之首”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历史积淀。面对传承千百年的历史文脉,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历史文化资源、做好“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形象而深刻地指出,写文章不是一下子用五六个排比句、五六个成语就好,而是要选出最准确的、最好的词,而不是“抖书包”“掉书袋”。同理,对待历史文化我们也不能陷入泥淖之中食古不化,而要尊古不复古,创新不失宗。

近年来,昌平区在文化建设上不断做深做实,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局,守正创新,对包括明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换,持续擦亮新时代昌平文化“金名片”。

今年4月,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盛大开园,“龙泉漱玉”历史古景重现,与游客讲述那段“白浮泉水济漕运”的动人故事。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元大都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短短时间里人口迅速增至100万。如何保障城内用水和粮食运输?忽必烈找到了郭守敬。为了找到水源,郭守敬前后花费三十余年时间实地寻访调查,最终将目光集中在玉泉山西北几十里的温榆河上游地区,在自古就是山雄水胜之地的昌平,找到了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龙山和山麓间泉眼——白浮泉。只见泉水喷涌而出,水势丰沛,奔流不息。郭守敬巧妙设计“西折南转”,自白浮泉向南汇集10处泉水,最后至通惠河,从此大运河从南方运抵通州的百万物资,无需车马轮毂,可经通惠河漕运直入京城,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水潭“舳舻蔽水”的盛况。

但白浮泉在明朝时被弃用,后随着北京地下水水位下降而逐渐干涸。难道这段凝聚着古人智慧的故事也要随白浮泉干涸而消失吗?2018年,白浮泉遗址迎来了重生。昌平区按照“一泉三庙一楼、两山两水两村”的构想,对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进行规划建设。昌平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品质打造,最大程度保留白浮泉遗址自然风貌和生态景观,并进行了文物修缮和基础设施提升。经过整修,白浮泉遗址九龙池再次喷涌出汩汩泉水,重现了明清时期被誉为燕平八景之一的“龙泉漱玉”。

开园只是第一步,如何以文促旅讲好运河故事才是重头戏。为传播运河文化,昌平区在龙泉禅寺打造“运河源白浮泉”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通过文字展板、多媒体互动屏幕等多种形式展现了“运河源头”的故事。园区内各个角落,运河元素随处可见。龙泉禅寺内的源上源书吧内有很多与水利、运河相关的书籍,书吧的另一侧则是供游客休息的源上源咖啡吧,这里摆放着20余种精美大运河系列文创产品供游客选购。此外,研学活动、公益讲堂、读书会、论坛、沙龙等活动也将在此陆续举办。

在昌平,像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这样文旅相融的景区还有很多。在回龙观街道,有300年历史的玉光寺经过修缮更新,成为共建、共治、共创、共享的城市会客厅;在兴寿镇下苑村,200多位艺术家的入住让这里从山水相宜的乡村转型为“艺术家村”,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型文化群落;在南口镇,绵延数千米的居庸关长城开启夜游模式,而连续多年举办的“居庸山月”中秋晚会更为这里注入几分浪漫色彩,也成为北京市域范围内昌平独有的文化品牌符号……所有这些都为“以文兴旅”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源。

有了品牌加持,文化产业才能做强,依托区内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昌平区也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连续多年举办的文化创意大赛征集到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创意,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得以落地,成为文创纪念品、工艺品、剧本杀、桌游等文化消费产品,让文化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

记者观察

“变”“全”“广”“深”“活” 2023明文化论坛突出五大特色

今年的明文化论坛以“臻美大明 溢彩彰华”为主题,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论坛将呈现由陵到明突出“变”“全”“广”“深”“活”五大特色,将最丰富的明文化信号释放给市民。

第一大特色,由陵到明突出“变”。2022明文化论坛至今,明十三陵的治理理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一陵之景”变为“一明之景”,这次明文化论坛将这一观念进一步强化,释放更加丰富的明文化信号,将明十三陵这个“城市文化家具”变得更大更醒目。

第二大特色,由点及面突出“全”。本届明文化论坛将在时间维度上“全周期”发力、“全年度”辐射。除了7月8日主论坛的时间点外,将分别在8月、9月等时间点全面策划推介相关文化主题活动,明文化论坛将成为贯穿全年的文化话题。

第三大特色,多点支撑突出“广”。今年的论坛将在地域空间形成多点呼应、支撑的局面。以“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为主题在明十三陵景区举办明代文物展;以“邂逅·多彩大明1573”为主题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万历文物展;以“明潢贵器”为主题在杭州举办万历专题文物展,在主论坛邀约外方有关嘉宾围绕明文化之美等热点进行对话,形成了全球地域覆盖的多点支撑的办坛新格局。

第四大特色,呼应文化中心建设突出“深”。在本届明文化论坛议题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时代要素,例如本届论坛主论坛“明代美学”,将由权威人士为“文化传承、活化利用”等核心议题破题;本届论坛一系列关于居庸关、古永安城、巩华城等文旅融合发展的案例将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会开放”的立法原则提供生动的实践注脚。

第五大特色,培育新型消费突出“活”。本届明文化论坛从文化产品供给侧角度策划了多种可持续主题,力争让新型消费、创意消费成为激活一方经济的“源泉活水”。例如论坛将持续推出“昌平礼物”设计、“百子衣快闪”等活动,用数字力量、沉浸式售卖等方式打造系列文化衍生产品,力争形成文化IP,构成网红打卡要素。

《北京青年报》2023年7月8日相关报道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