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社交媒体时代 青年学者共话网络文艺发展新方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3 18:00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文艺蓬勃发展,为时代呈现了新现象,也提出了新问题。为提升青年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对网络文艺挑战的能力,6月10日,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文艺的中国话语表达与审美教育实践工作坊”。与会者就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网络微短剧的表达与审美、网络文艺中的流行风格、智能影像生产与艺术审美等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工作坊唱主角的是“80后”“90后”青年学者。此次会议为关心社交媒体文艺表达的青年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提供了自由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贾佳首先以“有关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三个方向”为题作发言。贾副教授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读者自发的科普、传播,与网文自身蕴含的青年奋斗、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等价值观念,都帮助塑造了多元丰富的中国文化形象。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副教授杨慧的发言以“短视频浪潮中的中国网络微短剧的表达与审美”为题,从多个层面分析了网络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艺形态的表达和审美。她指出,网络微短剧高度内嵌于网络文化;其视听语言结合了专业性生产和非专业性的特征;并且展现出新的网络文艺审美取向,包括道德化审美倾向和强调快感追求。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助理研究员张洪亮以“‘可爱’制造:当代网络文艺中的流行风格思考”为题,运用美国文化研究学者倪迢雁的当代文化理论,分析了国内社交平台自媒体的流行审美背后的消费主义逻辑。她揭示出流行文本中可爱形象背后的“监护人幻想”的商品拜物教逻辑,以《动物森友会》为例阐释了“反消费”田园诗与消费主义营销间的悖论,并讨论了“可爱”范畴的不稳定性与自我更新趋势。

最后由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讲师张强作题为“智能影像生产与艺术审美问题三思”的发言。张强老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艺术风格,引出了区别于传统人为艺术的“计算机艺术”概念,媒介的发展则带来多媒介空间,使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均呈现出新的样态。而智能影像多元的影像类型不仅增加了期待感,还带来关于元电影与元影像的思考。

与此同时,会议邀请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光明日报》《北京社会科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谈。受邀专家对会议主题给予高度认可,指出当今媒介的快速发展需要既具备理论能力,又熟悉媒介现象的文艺评论者和教育工作者,对青年人才的媒介素养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会专家表示,本次活动抓住“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文艺”“中国话语”“审美教育实践”等契合时代主题的关键词,汇报题材新颖,讨论具备思想深度和学术高度,对于新时代文艺评论新生力量的培养有着示范性意义,对于青年学术人才应对新时代挑战,培育创新意识,深刻表达中国经验,起到切实的作用。

据悉,本次活动由首师大艺术与美育研究院以及筹建中的首都师范大学网络文艺研究中心主办,并得到来自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支持。首师大艺术学部主任王德胜教授所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文艺已成为大众文艺的主要形态,文艺态势发生巨大转变,新现象呼唤新的理论与阐释。首师大筹建网络文艺研究中心是在飞速变迁的媒介环境中掌握话语主动权的积极探索。网络文艺研究中心主任许苗苗教授表示,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文艺现象层出不穷的今天,中心将致力于为关注新媒介现象的学者搭建交流对话的平台,今后的系列活动将持续发掘新话题、致力于碰撞新观点、开发新视角;为深入理解和应对社交媒体时代的文艺变革,探索中国话语表达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议与来自网络现场、青年现场的一线声音。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北京文联“坊间对话”:性别、阶层、小甜品——怎样的套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0
素人写作、相声直播、微短剧 这些热点现象被写进《2023北京文艺发展报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9
新华视点|火了的微短剧如何向流量要质量?
新华社 2024-09-27
五十余位青年学者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文艺传承与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2
各方齐发力 “微短剧+”升级正在进行
中国青年报 2024-07-18
微短剧兴起,网文衰落? 两者密不可分双向赋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微短剧大有可为
光明日报 2024-06-27
专家学者热议大模型时代算力产业发展新方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