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医院锻炼”到“不能总去医院锻炼” 专家热议体医融合新变化
中国青年报 2023-06-06 14:08

“我个人80多年的经历,深刻体会到体育锻炼使我长期精力充沛,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运动不仅是一个‘爱好’,更是一种‘需要’,我本人是把运动看成与吃饭、睡觉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要素。”近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要把运动从“爱好”升级到“需要”,尤其从青少年做起,提升对运动的重视。

转变正在发生。钟南山表示,当我国医疗事业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化,医学多个领域都在开展运动研究,“比如呼吸康复、糖尿病患者运动康复、脊柱关节炎患者运动康复。或是新冠疫情期间,方舱医院患者运动康复等,都取得了很多成果。”

体育在恢复、维护和增强健康过程中的作用逐步被正视,离不开现实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解释,随着生活方式变化,物资更加丰富、人们体力活动不及以往,容易出现“摄入过多而能量消耗不掉”的情况,“叫作‘代谢综合征’,以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糖和睡眠呼吸暂停等为特点的疾病,而对于这些疾病,运动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手段”。

但科学的运动并非“简单地做些运动就可以”,王辰表示,要搞清楚如何运动、什么情况下运动、做什么样的运动、做多大强度的运动、持续多长时间的运动、什么人适合什么样的运动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需要体医双方联合,把健康运动作为一门学科来共同研究,并且搭建合作平台”。在钟南山看来,体医融合实行的效果需要试点,要拿出一个投入、产出比的卫生经济学数据,让更多人支持体医融合。

“体医融合能解决体育和医疗双方无法解决的3个核心问题: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郭建军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不只是普通健康人需要运动,慢性病的患者,老年人、残疾人,更迫切需要个性化的科学运动指导。”

统计显示,我国约有3.3亿心血管病患者、1.14亿糖尿病患者,以及将近7000万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等慢病人群,为了让这个群体获得更有针对性、更安全的运动,并从实践中总结健康运动指导的理论成果。早在10多年前,郭建军就尝试与各级医疗单位展开合作,从中了解医生对体育手段的需求、体育专业人士如何与医生“合作”等现实问题,“医学教育体系缺乏足够的运动健康内容,相关医务人员无法做出整体的训练方案满足大众需求,而体育领域的相关从业者,对各种病理、用药状态下的运动不够了解,无法评价、监测。”

2014年,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的宋建军成为一名运动治疗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以下简称“广安门医院”)老门诊4楼的会议室内,他带领一群50-70岁、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心肺综合康复。他发现,一开始,有些患者“害怕”运动,但有医生在旁边监控,且康复效果显著,慢慢地,大家逐渐适应了“在医院锻炼”的氛围。

该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光熙曾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这个康复项目主要针对心脏病、肺病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病人,筛查后由医生进行运动量评估,体育类专业人士指导锻炼,运动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用运动心肺测试仪随时观察患者心脏和肺部的情况。从当年和郭建军“一拍即合”探索至今,专业运动队中为运动员服务的医疗团队理念已经“移植”到广安门医院。

“希望将竞技体育科学成果运用到对全民健身的研究上,把运动队的好模式和方法转移到大众的普通健康服务。”郭建军表示,10多年间,像广安门医院这样的“体医融合”临床合作基地已经扩大到十几个,涉及的方向也越来越多,包括心血管、骨关节、能量代谢、青少年脊柱侧弯、近视等,“保证安全、有效果,这是医生对我们的基本诉求,合作下来,医生对我们产生了信任,会更主动地去了解体育,除了理论指导外,我们的运动治疗师也获得很多临床实习的经验。”

可新的问题伴随成效一同出现。郭建军以某三甲医院心脏病患者参与康复运动的数据为例表示,“依从性较低,能坚持参与一年的人不到20%。”场地不足、运动体验不佳是重要原因,他坦言,在医院内试点,通常只能在会议室、楼梯间、病房楼道带领患者运动,“当患者恢复到一定程度且对运动有了更高要求,不能吵到其他患者、活动受限、项目选择少的弊端就愈发凸显。”

体医融合初期,患者“去医院锻炼”是个新鲜事,但当融合变得更加深入时,“不能让患者总在医院锻炼”就成了当务之急。“独自在家用跑步机跑步和跟一群人跳广场舞,体验感是不同的。”郭建军表示,体医融合中体育人的作用,除了更深入、具象地展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还得提升参与者的运动体验,例如,近年的实践中,不少患者自发组建了健康运动俱乐部,身心都有收获。

“健康不是一个割裂的概念,它像一个木桶,任何一块短板的出现都会影响‘健康’的程度,因此,体育作为一种能全面促进健康的手段,更需要和各个临床科室相结合,才能综合运用,为大众开出更具针对性的、科学的运动处方。”郭建军表示,但运动的危险性也不可忽视,因此,让患者的康复运动从医院转至运动场,前提是体育专业人士要经过医学规范化培训、服务对象要经过医学评估后再运动、运动强度及监控强度要符合医学操作规范,同时还要跟医院紧密合作,让医生来评价运动的效果。

此外,为应对体医融合的新趋势,首都体育学院建立了科学运动与主动健康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在专业体育馆基础上建设的主动健康和运动康复基地,准备培养能够融合体育学、医学、工程学等知识的高端融合型人才。”郭建军表示,更令人欣喜的是,近年,国内部分医学院校也开设了“体育运动与健康”类课程,体医正在加速融合。

钟南山也着重提及了急需体医融合人才的问题,“经过体育培训的医学人和经过医学培训的体育人”,然后在长期融合中,总结经验并发展为理论,使得它为人们长期保持健康而服务,毕竟,“医学和体育都强调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不可靠的”。

文/梁璇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