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连续三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已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2 13:56

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北京连续三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

摸清“家底”,才能科学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摸清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技术标准,北京市制定了计划,于2020年至2025年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曹志萍介绍,2022年,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3560种,2020至2022年累计记录6408种。其中,高等植物累计2111种、脊椎动物399种、昆虫2396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303种、藻类315种、大型真菌884种。

通过三年的调查,从生态系统看,北京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蒙古栎林、白桦林、山杨林、元宝槭林、胡桃楸林等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及油松林、侧柏林、白皮松林、华北落叶松林等温性寒温性针叶林。其中,西南部霞云岭的蒙古栎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北部云蒙山和松山的蒙古栎种群,随着群落的发育其优势地位在不断加强。全市生态系统类型稳定性逐渐增强、持续性不断保持向好趋势。

从城市生态重要区域看,城市绿化隔离地区是实施城乡结合部减量提质增绿的重要区域。调查中发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等区域内存在半自然或近自然生态系统,有潜力成为城市中物种交流的汇聚区和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目前,在绿化隔离地区实地记录到1800余种生物,其中包含大量乡土树种、野生地被植物以及优良生态环境的指示生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系统质量较为健康,绿化隔离地区已逐渐形成适宜野生生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空间。

从指示物种看,记录到一些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指示作用的物种。以蝴蝶为例,它们生命周期短,敏感性强,对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健康、人类活动干扰可以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是国内外常用的指示物种之一。调查中,在城区记录到了近30种蝴蝶,其中包括丝带凤蝶这类对野生植被需求较高的种类,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此外,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副处长冯达介绍,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措施,本市森林生态系统逐步修复完善,平原生态骨架基本形成,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在平原造林过程中,注重乡土树种、食源植物、蜜源植物的配置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营造,共营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小微湿地491处,设置人工鸟巢5027个,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120万余株,物种栖息环境和迁徙通道得到了大大改善。同时,累计恢复建设湿地1.2万余公顷,形成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10余处,生态质量明显改善。

当前,北京市共有5类79处自然保护地,约占市域面积的20%,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相对广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全市90%以上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国家植物园共搜集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余种植物,温室搜集了近5000种。建立11处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站,积极开展相关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救护野生动物2万余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