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预期增强助推“固收+”基金发行转暖 一季度新品募资环比将增逾百亿元
证券日报 2023-03-23 13:26

今年以来,投资者对“固收+”这类攻守兼备的品种需求日渐提升。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共计有36只“固收+”基金成立,募集总规模超280亿元。

对此,多家受访公募基金管理人表示,随着经济持续复苏,权益市场预期转暖,“固收+”策略产品能较好满足近期市场需求。

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发行市场回暖

据记者进一步梳理,2022年一季度“固收+”新发行基金募集规模超500亿元,为去年全年高点,但四季度受债市调整等因素影响,新品募集规模跌至不足180亿元。今年以来,“固收+”基金新品募资总规模已回升至超280亿元,一季度环比增长确定超百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多只新发行产品募集规模较大。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嘉实多盈、招商安凯、平安合顺1年定开、鑫元添鑫回报6个月持有等7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10亿元。

目前,全市场“固收+”基金数量已达1609只,募集基金总规模超2万亿元。从产品回报来看,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超九成的“固收+”基金产品取得正收益。其中,26只“固收+”基金获得5%以上的收益,光大安诚、华商丰利增强定开等12只产品更是获得了6%以上的正收益。

谈及年内“固收+”产品发行市场回暖的原因,平安基金基金经理曾小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从权益资产来看,经过去年的大幅调整后整体估值具有较高吸引力,市场开启首轮估值修复行情;从纯债资产的角度看,理财规模平稳之后,资金价格处于低位,市场配置需求促使今年以来信用债持续表现较好,给‘固收+’产品带来较好的‘安全垫’。”

光大安诚基金经理、光大保德信固收研究部联席总监邹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宏观经济明显修复,市场对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关注度回升。另外,开年以来,权益市场较为明显的风格与行业的轮动使投资者更加关注产品的波动性和收益率。“固收+”策略产品通过股债混合持仓,能最大程度平衡各类资产和行业板块之间的收益和波动,攻守兼备的特征可较好满足市场近期相关需求。

鑫元基金表示,一方面,权益市场预期转暖,含权类产品业绩明显好转。截至2月底,Wind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初以来年化回报近13%,带动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统一了“固收+”产品的投资管理规范,明确“固收+”的界限和定义,有利于投资者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以匹配自身风险偏好。

业界普遍看好“固收+”投资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前述募集规模较大的产品外,市场上也有部分产品发行表现不尽如人意。今年新成立的“固收+”基金中,有14只基金募资规模低于3亿元。

此外,“固收+”基金的业绩也呈现分化趋势。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虽有光大安诚、嘉合磐石等产品收益率超7%,但也有一些产品亏损超3%,“固收+”产品首尾业绩相差逾10个百分点。

“‘固收+’策略当前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邹强分析称,市场对于“固收+”策略的理解度仍有提升空间,其产品风险和预期收益不能简单同纯债产品和权益类产品中的任一者划等号。从业者也需加强与投资者以及客户的沟通,通过更准确刻画风险收益特征,以更加精准匹配客户投资与资产管理需求。

在鑫元基金看来,“需公募基金管理人基于财富管理视角做好资产管理,提升在‘固收+’产品投资管理中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兼顾绝对收益与流动性,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而为了满足绝对收益属性,‘固收+’产品在现有封闭期设置以外,需要综合运用多策略工具来达到控制波动、拓展收益来源目标。”

展望后市,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华商信用增强债券基金经理厉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2023年“固收+”产品的投资环境大概率比2022年要好。从权益市场来看,国内经济回升趋势确定,市场整体估值不高,表现值得期待;从债券市场来看,预计全年利率市场整体或继续以震荡为主。

谈及未来在“固收+”策略方面的相关布局,曾小丽介绍,“平安基金‘固收+’策略的产品线涵盖多种类型产品,同时将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和风险收益特征,设定不同产品在权益仓位上的不同敞口,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邹强表示,除了传统固收类产品外,未来光大保德信基金将更加关注“多策略”方面的研究,并逐渐打造两条各有侧重的产品线:一条产品线更加侧重债券类资产,注重控制波动,力争在基金资产稳定增值的基础上,追求一定的弹性收益;另一条产品线更加侧重多策略投资,这类产品风险资产比例更高,风险和预期收益较第一条产品线往往也更高。

“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华商信用增强债券去年四季度增加了股票和转债的配置比例,开年以后这两类资产表现相对较好。在行业配置方面,华商信用增强债券加大了计算机、有色等行业的配置力度,开年后这些板块表现相对强势。”厉骞如是说。

鑫元基金则打算积极储备多只权益仓位在10%至30%之间的偏债混合型基金,重点研究布局“固收+权益类基金”模式,结合其主动权益和固收投资优势,适时运用全市场丰富的场内工具型产品,为投资者带来多元化投资组合。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拓宽资产范围 提高权益比例 “固收+”探寻投资新路
上海证券报 2024-11-20
权益固收双强加持 景顺长城发行融景瑞利一年持有期“固收+”基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1
新基金发行回暖 权益与固收品种强力吸金
中国基金报 2023-03-27
权益基金经理管“固收+” 市场敏锐度是关键优势
证券时报 2023-03-27
权益投资最多占30%,万亿“固收+”迎来大变局
​第一财经 2022-08-18
如何打造更好的固收投资能力?这家权益大厂发力低风险赛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4
又一只“固收+”基金发行失败
中国基金报 2022-03-03
多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净值下跌 “固收+”受追捧现爆款
证券日报 2022-0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