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升级进行时 多地推进惠民保产品形态创新 提高参保率
中国证券报 2023-03-17 12:40

上海银保监局近日发文指出,丰富普惠型保险产品供给,研究扩大“沪惠保”覆盖面。多地2023年度惠民保产品扩展保障责任、降低免赔额、扩大投保范围,并创新加入医保卡、数字人民币缴费方式,吸引民众投保。

业内人士建议,惠民保产品应该进一步优化,推进产品形态创新,与健康管理等特色服务相结合等,保持较高的参保率,获得可持续发展。

多地发力提高参保率

日前,上海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优化上海营商环境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丰富普惠型保险产品供给,研究扩大“沪惠保”覆盖面,试点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和参与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保险保障服务,提供更加灵活的健康保险产品。

扩大覆盖面、提升参保率,几乎是各地惠民保的共同目标。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地2023年度惠民保产品延续了以往低投保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特色,并进一步延展投保范围、降低免赔额,提高报销比例,增加保障责任和增值服务;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自己、配偶、父母及子女购买,使用数字人民币缴费等场景推出,吸引更多投保。

同时,今年多地惠民保投保通道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延期,增加投保的时间窗口,以期获得更高的参保率。

数据显示,纵观全国,惠民保参保率均值处于15%至20%区间,各地惠民保参保率呈现较大分化。浙江惠民保2022年承保超2700万人,参保率达58.1%,续保率达76.6%,参保率较2021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居全国首位。而在一些地区,参保率仅在个位数,部分地区还出现投保人数下降、续保人数脱落的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惠民保若想可持续发展,参保人数需要足够多、资金池规模需要足够大,保持足够的参保率、续保率,尽可能覆盖更广泛的群体,才能形成风险分散机制。

完善增值服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表示,由于普通疾病经医保报销后往往未达惠民保设置的免赔额,参保人感知度偏低,惠民保对年轻人和健康体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导致续保脱落率升高。

业内人士表示,建议优化产品设计,防止“惠而不保”。对于现实中赔付率较低的惠民保产品,可以通过降低免赔额、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等方式,优化投保人的待遇水平。

衔接城市基础设施的增值服务、健康服务等也是惠民保有待深耕的领域。例如,为参保人提供健康咨询、重大疾病早期筛查、药品服务等服务,提升投保人的获得感,降低脱落率,提升续保率。

多地惠民保产品已在这一方向上加速探索。例如,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健康管理服务数量由25项增至42项,覆盖就医陪护、上门护理、居家康复及上门检测四大类服务,更多触达健康人群。

镁信健康首席营销官万小龙表示,当前现有惠民保增值服务的使用率较低,而有感知的服务能够有效地提升客户满意度,并最终提升续保率。

优化带病体投保体验

带病投保、放开年龄限制是惠民保近年来火速突围的原因之一。在既往症患者健康保险缺口巨大的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优化带病群体投保体验也是惠民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去年年底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改善特定风险群体保险服务,探索扩大对既往症人群的医疗保障,鼓励发展专属普惠保险产品。

孙洁建议推广实行按病组支付模式。她认为,惠民保产品可适当放宽对既往症的限制,优化免责条款设置。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建议,推动惠民保升级,鼓励带病体保险产品创新。朱同玉认为,在基础款之上,可针对不同类型既往症人群开发高保障的升级款产品,满足参保人群多层次保障需求。探索开发针对带病体人群专属普惠险产品,设计更具专病化的保障产品,保费设计上预留一定风险空间,保证产品的可赔付可持续。同时,在免赔额和报销范围等方面设置差异化方案。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