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完善立法,让合宪性审查更加有章可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8 16:40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修正草案的一大亮点,是从制度设计上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明确法律草案的说明、统一审议等环节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完善备案审查制度。(3月8日《北京青年报》)

合宪性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都必须建立的基本法律制度,合宪性审查对于消除法律冲突,提高立法质量,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彰显宪法权威,不让普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法律冲突的代价买单,均具有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

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对合宪性审查高度重视。自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后,合宪性审查日益提速。从施行20余年的收容教育制度2019年被废除,到2021年人身损害赔偿城乡“同命不同价”被统一为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一大批与宪法精神和上位法相冲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相继得到修正或废除,不仅有力捍卫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也推动了法治的进步,合宪性审查可谓功不可没。

不过,也应看到,当前合宪性审查在实践中始终存在审查主体不明、处理程序不规范、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缺失、法律法规清理缺乏刚性约束等问题。这些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在没有立法予以兜底保障的情况下,必然会让合宪性审查陷入无章可循而不能实质化的尴尬,因此需要立法对此统筹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面对合宪性审查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上述问题,此番提交审议的立法法修正草案回应关切,及时就此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彰显了以完善立法推动合宪性审查实质化的科学立法导向,开启了用立法保障规范合宪性审查的破冰之旅,其意义自不待言。

实践证明,任何法律法规能否被规范在宪法精神和上位法原则内,除了必须做足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功课外,还需要对百密一疏的法律法规开出“法治处方”。也就是说,要避免法律法规与宪法精神和上位法发生冲突,还应在立法上对可能违宪不合法的法律法规予以法治纠偏。立法法作为“管法的法”,自然要担起纠偏法律法规违宪不合法的重任。

“法者,治之端也。”此次提请审议的立法法修正草案,针对合宪性审查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坚持以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为导向,既对合宪性审查明确了程序和审查对象,又对合宪性审查的处理主体和处理程序予以了具体规定,并就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的构建、法律法规的清理等,设计了一整套严密完善又具有操作实务性的制度设计。期待这些极具针对性的规定及时获得通过,让合宪性审查在完善立法的兜底保障下,更加有章可循地开展,从而在源头上釜底抽薪地解决法律冲突违宪不合法的问题。

文/张智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