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乡存丛书”《老家什》:岁月流转的见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6 09:00

近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大雅品牌重点打造的“中国乡存丛书”第六部《老家什》出版上市。

《老家什》作者黄孝纪是知名乡土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以出生地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为样本,书写中国南方乡村社会变迁,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散文作品数十万字,著有系列散文集多部。“中国乡存丛书”着眼乡村旧器物、饮食、农事、节庆等,旨在为一个时代保留一份乡土记忆,为中国南方乡村立传。丛书已推出《瓦檐下的旧器物》《一个村庄的食单》《故园农事》《节庆里的故乡》《生产队》等多部著作,并先后荣获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冰心散文奖、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等奖项,多次入选国内权威好书榜。

黄孝纪的故乡位于湘南山区偏僻一隅,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耕种于斯,生长于斯。这些老家什便是这些纯朴的人们和这方充满质朴气息的乡土的纽带,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人世的更替、文明的传承。在书中,黄孝纪以自己的故乡八公分村为样本,以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为历史背景,选取乡村常见的60余件老家什为写作主角,按照其使用功能,分为劳作、炊饮、起居、村俗、公用五辑,对老家什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细腻而深情的描述,向大家一一讲述它们背后的那乡、那人,还有那纯朴而温暖的故事。

在作者笔下,乡村生活是那样生动、有趣,乡人们用到的家什用具也多种多样,有劳作时用到的锄头、斗篷、蓑衣等;有家家户户每天都要用到的,诸如打扫房屋的高粱扫帚,担水挑箩的棕绳,门上的挂锁;有只在特定的日子才使用的,诸如打纸钱的钱凿,祭祀时的神灯;还有专门的人员会用到的,比如猎户的鸟铳。黄孝纪不单单是写家什,他将对故乡的浓浓回忆都汇聚到了这些家什上,每写一件家什,你仿佛就能看到其背后一个个鲜活的乡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跃然纸上。

比如作者在《斗篷》篇写道乡人春季插秧的时候,碰上下雨,为了不误农时,每人都会头戴一顶斗篷,穿梭在青绿田野,那画面让我瞬间想起在国际上获得盛誉的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中,演员陈好头戴斗篷回眸一笑,是对那个年代乡人的最好注脚。读着作者的文字,脑海遥相呼应着电影画面,那种感觉,温馨而美好。再比如《撑架》篇,在作者故乡有一个习俗,老房子拆掉前要把柴火灶里面的铁撑架“接走”,房子被拆了,连接作者和已过世父母的纽带仿佛也断了,撑架便成了作者怀念父母的寄托。此时我明白,作者怀念的是一件件冰冷的老家什吗?不是的,作者怀念的是过往的岁月,是亲情,他们赋予了这些家什以灵魂。

岁月流逝,那些过去与人们朝夕相伴的老家什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蛰伏于记忆的深处。然而,如果我们有机会再次看到它们,一种既新奇又温暖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回忆里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逐渐涌上心头,斑驳的画面闪烁跳动,如同儿时场院里放映的老电影,简朴而温暖。

文/李亚伟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讲座|用文字重逢大地上的亲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讲座|用文字重逢大地上的亲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随笔|许铁军:在生活的流转中追寻美好
作家联盟 2024-11-01
品读 | 乡村老家有了新气象
半月谈 2024-09-01
新知|给中国孩子的中国故事,给中国孩子的中国记忆 “中国故事”丛书首辑3册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30
文学|“中国乡存丛书”第八部《庄稼人》出版 一部着眼南方农人主题的纪实文化散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7
赏读|致湮没于岁月的美丽身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感悟|在岁月的浪花中翻转 像一块滚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