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俄罗斯一女子远嫁中国后因病不幸去世 广西丈夫按其遗愿申请器官捐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7 18:22

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7日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11月16日上午,一场特殊供体的器官移植手术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供者是一名30岁的俄罗斯女子,她的肝脏、双肾将为4名广西患者带来希望。据悉,这是首例俄罗斯籍人士在中国进行器官捐献,也是首例外籍人员在广西进行器官捐献。

医院介绍,2018年,俄罗斯女孩妮卡(Nika)与广西贵港男子欧阳先生相识相恋,不久后便结为夫妻。2019年,欧阳先生陪妮卡到俄罗斯看望母亲,后先行回国。谁知,本以为的“暂别”竟因疫情拖了3年之久。

今年10月,妮卡终于再次来到中国,欧阳先生到南宁接她。“我们俩见面都哭了。我很开心,真的非常开心,谁知路上就出事了。”欧阳先生表示。据接诊记录显示,妮卡系因大面积肺栓塞造成心跳、呼吸停止,虽经心肺复苏抢救回来,但心跳呼吸停止已造成了不可逆性的脑损伤。

欧阳先生不愿放弃,他将妮卡从贵港当地医院转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继续救治,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了事实。据悉,妮卡比欧阳先生小8岁,两人曾谈及器官捐献事宜,都有这样的想法和意愿。“那就做器官捐献吧,让我知道她还留在世上,让我觉得她还陪着我,就是这个念想一直支撑着我走到现在。”

但医院表示,外籍人士捐献器官并不容易,此前广西从未有过先例,国内也属少见。医院的医务部负责了协助欧阳先生办理器官捐献手续的工作,医务部部长尚丽明表示,这也是他们首次接受到外籍人士的器官捐献工作,按照我国规定,器官捐献需要捐献者所有直系亲属的同意。但是,妮卡的家人远在俄罗斯,如何沟通成为一道难题。尚丽明表示,他们了解到,妮卡的父亲早已去世,妮卡的母亲非常善良,领养了5个孩子,妮卡是她唯一的亲生女儿。因此为妮卡办理遗体捐献必须征得其母亲的同意。

尚丽明说,医务部的工作人员忙了好几天,向俄罗斯驻华领事馆提交了文件,并将遗体捐献的大量材料全部翻译成俄语,发给了妮卡的母亲。最后和妮卡的母亲进行了视频通话,进行确认工作。11月15日下午,欧阳先生与妮卡的母亲视频通话,母亲跟女儿见了最后一面。“我说,妈妈你可以骂我,可以怪我。她妈妈却说,这是妮卡的选择。我现在真的觉得,我老婆很爱我,命都不要了回中国来看我。”欧阳先生表示,妮卡出事的那段时间里,其母亲一直在祈祷,希望女儿情况好转。尚丽明也表示:“视频通话时,能够感受到妮卡的母亲非常悲痛,但她认可女儿的遗愿,同意了女儿的遗体捐赠。”

尚丽明表示,在此过程中,医务部也和欧阳先生进行过多次沟通,“每一次沟通时,这个男子汉都非常悲痛,次次都哭了出来。”

在妮卡家属、广西红十字会、医院医务部以及重症医学科等多方努力下,终于促成了这个善举。11月16日,器官移植手术如期进行。一大早,欧阳先生及家人来送妮卡最后一程。在ICU病房外,欧阳先生给了妮卡最后一吻,念叨着:“老婆,我真的舍不得你。”

上午8时许,手术室内的全体医护人员举行了默哀仪式。随后,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器官移植科董淳强主任医师、董昆副主任医师及肝胆外科余水平主任医师将带领器官移植团队接连完成多台手术。

按计划,妮卡的肝脏将劈离式移植给一名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青少年和一名肝细胞癌患者,两个肾脏分别用于救治两名尿毒症患者,4名患者均为广西人。医院表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青少年若不能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将可能面临死亡,这次捐赠属于雪中送炭。

董淳强说,爱是不分国界的,外籍人员作为供体本身对手术是无影响的,随着移植药物和移植技术的进步,手术后的排斥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会因为是外籍人士导致出现排斥概率增大。

据介绍,11月16日进行的两台肝移植手术已经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指标良好。11月17日下午4时许,两台肾移植手术也已顺利完成。截至11月14日,广西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406例,其中器官捐献 2892例(含器官捐献时捐献遗体角膜案例),捐献器官 8000多个,让8000多名患者重获新生。

通讯员 韦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校对/李建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