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企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被通报 少计最低资本是“通病”
证券日报 2022-11-05 12:48

记者获悉,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近日就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对5家保险公司进行通报,包括2家财险公司和3家寿险公司。

根据通报,5家险企皆涉及一个共性问题——少计提最低资本,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虚高。业内人士认为,偿付能力事关险企履行义务的能力,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密切相关,险企必须确保数据真实,并进行持续有效提升。

部分险企少计最低资本超亿元

根据银保监会的通报,5家保险公司皆存在少计提最低资本的情况,其中1家险企同时存在虚增和虚减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情况,1家险企少计最低资本、多计认可资产。

具体来看,2017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诚泰财险对车险业务、部分私募基金、部分企业债等共少计提最低资本2989.67万元。

国华人寿在2017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对部分信托计划、重大疾病保险等少计提最低资本16878.19万元。

中华联合财险在2017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应收保费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最低资本少计1.8亿元;在2016年四季度和2017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将部分质押的定期存款确认为认可资产,且未计算信用风险最低资本,少计最低资本645.57万元,多计认可资产3485.9万元。

珠江人寿2017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因6个不动产项目的最低资本计算错误造成偿付能力充足率虚增,4个未上市股权项目计算错误造成充足率虚减,考虑二者的抵消影响,此次偿付能力报告最低资本少计18267.19万元。同时,该公司对某产品进行负债评估时,使用退保率假设有误,导致准备金负债少计提6.15亿元。

弘康人寿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部分资产管理产品错误适用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产品风险因子,最低资本分别少计415万元、420万元。

银保监会表示,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不利于风险防控。保险公司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确保偿付能力数据真实准确,持续提升偿付能力工作质效。

险企须多举措提升偿付能力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最低资本是指基于审慎监管目的,为使保险公司具有适当的财务资源应对各类可量化为资本要求的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所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

同时,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即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险企若少计最低资本或者多计核心资本/实际资本,相当于缩小分数的分母,扩大分数的分子,计算结果就会较大,造成偿付能力充足率虚增。

龙湾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险企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主要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专业性欠缺,对部分规定理解不到位,导致采用错误的计算方法;二是部分险企可能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预警的情况,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进行人为调整。

陈辉表示,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公司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密切关系,关系着保险公司是否有能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监管部门对险企偿付能力的监管也越来越重视,监管越来越严格。险企开展某些业务,需要满足对应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同时,当险企的偿付能力预警或者偿付能力不达标时,监管机构将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某一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险企自2021年便被暂停了车险新业务。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据真实性是偿付能力与风险监管的基础,数据失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扰乱金融秩序,对金融监管体系造成不良影响。基于统一的监管规则计算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及其他综合风险管理指标,是衡量保险公司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消费者购买保险的重要参考依据,监管机构对数据质量及相应的监管指标非常重视。

在偿二代二期工程规则下,险企普遍面临更大的偿付能力压力,提升偿付能力是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周瑾表示,险企的偿付能力包含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一定量指标和风险综合评级这一定性指标,无论哪个指标背后,都和公司治理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股东的资质和持续出资能力、三会一层的尽职履责和有效运转、内控机制的完善程度、战略方向和业务模式的稳健程度等,最终都会体现在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之上,并进而影响险企的偿付能力。

因此,保险公司要提升偿付能力,在定量指标方面,要多渠道寻求资本补充,同时要走资本集约型的发展路径,充分评估不同业务结构和不同投资策略的风险回报水平,做好资本优化配置,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从而在既定的业务规模下优化偿付能力。例如,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针对专属养老保险产品的长期性特征和风险实际,对长寿风险最低资本给予10%的折扣;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对保险公司投资的绿色债券的信用风险最低资本给予10%的折扣;为贯彻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对专业科技保险公司的保险风险最低资本给予10%的折扣等。险企可以根据监管规定,研究优化负债端的业务结构和资产端的投资资产。在定性指标方面,险企需要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提升风险综合评级结果。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三季度82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上升
证券日报 2024-11-20
13家偿付能力“亮红灯” 中小险企生存困局待解
上海证券报 2024-05-29
15家险企最新偿付能力“亮红灯” 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是主因
证券日报 2023-11-04
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 险企密集发债增资补血
中国证券报 2023-07-29
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险企密集发债增资补血
​中国证券报 2023-07-28
145家险企偿付能力扫描:15家不达标 还有6家贴近“红线”
投资时报 2023-03-19
11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公司治理问题突出
证券日报 2023-02-03
银保监会:四家保险公司存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