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用文明解锁城市“幸福密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2 07:15

打造社区环境整治“样板间”,干净整洁的公共活动区、花坛和停车场,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老百姓、社区干部宣讲“我的创城故事”……随着创城工作的不断深入,丰台区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民的幸福指数与城市文明程度也不断升级。

今年有50多个小区

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今年7月,丰台区六里桥街道望园西里北区启动整治,并于9月1日完成改造。如今,这个曾经的老旧小区已焕然一新:孳生蚊虫的杂草、乱搭的菜棚子、“斑秃”的花坛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规范的公共活动区、花坛和停车位。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个老旧小区的变身,得益于丰台打造创城“样板间”。街道通过对小区内两家物业企业进行协商,达成由“各管各的”改为“定期轮流全负责”的工作模式,一项项补短板、惠民生的工程落地。

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创城办专职副主任刘屹介绍,丰台区老旧小区偏多,治理难度大。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区创城办精准发力,针对全区335个在创城中普遍存在的私搭乱建、堆物堆料、停车秩序混乱等短板弱项的社区,采取实地观摩、现场教学、专家讲解等方式逐个打磨,集中攻坚,不断将文明风尚有机融入社区生活场景,打造出覆盖所有街镇的26个创城“样板间”社区。

同时,丰台区进一步发挥“样板间”示范引领效应,由街镇一把手组织辖区所有社区书记参观学习研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今年又有50多个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21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申请到改造补助资金295.16万元,越来越多的创城“样板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带动市民的幸福指数与城市文明程度持续升级。

 8000平方米储煤用房

 变身城市运动空间

 作为丰台区城市有机更新的另一典型范例,今年9月份,由占地8000平方米的储煤用房“更新”而来的栋能魔王运动空间在中关村丰台园正式启用。栋能魔王运动空间集体育、社交、文化、娱乐、赛事等功能于一身,主场馆里有6块三人篮球场、8块羽毛球场、22张乒乓球台,还设有综合训练室、餐饮休憩区、卫生间、淋浴间等配套设施,设施完善,功能齐全。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里曾是北京科丰热力供应中心的储煤用房,自城市供暖煤改气后一直闲置。而丰台科技园区内此前虽已有13家体育经营单位,却仍难以满足该区域人群巨大的体育健身需求。经过实地考察,丰台科技园区最终决定将这一储煤用房打造成一处运动空间,既保留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又传承北京传统工业的文化精神,做到体育与工业融合、时尚与传统融合、现代与历史融合。

改造后的栋能魔王运动空间含有综合球馆区、配套用房区、室外停车区等。其中综合球馆区面积约4000平方米,已经成为丰台科技园区目前最大的运动健身场馆。 

“这里挑高空间大,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应有尽有、非常专业,餐饮休息区也特别‘高大上’!”前来“打卡”的居民王先生说:“休息日、下班后,步行就能来这儿运动,特别棒!”

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区域在改造过程中还充分践行了低碳理念,减少了原有煤仓的拆除量,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绿色建材,降低空调能耗,屋顶布局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降低了城市用电负荷量,还运用智能化管理监测技术,整体降低建筑设备耗能,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低碳环保。

老百姓、社区干部

宣讲“我的创城故事”

“‘议事厅’成为了社区群众的办事厅,根据群众诉求,街道将社区1800平方米的中心花坛广场,700米的围墙翻修一新,环境越来越好、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10月11日,在丰台区宛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马家堡街道嘉园二里社区的米英姿向社区干部分享着自己的创城故事。

宛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坐落于卢沟桥城内街,其一层为主题展览区,设有宣誓墙,并配有大型电子显示屏和直播间,能容纳100余名党员群众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二层是集宣讲、手工体验、文化作品展示、论坛沙龙等多用途于一体的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对整体空间的合理布局与改造,在不同的功能空间加入多媒体设备和党建元素、文化活动元素等,用全新载体见证百姓历史,让红色地标绽放新光彩,让古桥与古城承载新记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自丰台区启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创城工作中来:50多个社区成立了“文明议事厅”,定期为社区创城工作出谋划策;社区青年汇开展“文明养宠”“垃圾分类”“规范停车”系列活动197场,吸引近9000名青年参与其中;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参与“扮靓家园周末扫除”累计18万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8.84万处;“文明礼让月”期间,800余名文明观察团员定期上岗,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4500人次在全区11个示范路口,参与文明交通路口值守。如今创城“我支持、我参与、我幸福”已经成为广大丰台群众的内心真实写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