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地标”是它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今天,生活和行走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藉由星辰般大大小小的“有形”地标,以及存在于网络上的影响力超越城市范畴的“无形”地标,唤醒并构筑集体记忆。十年来,上海新落成的一个个文化地标,是吸引人们驻足流连、汲取精神养分,获得前行动力的源泉,也丰满了这座城市的精神与品格,汇聚光芒,照进历史,激活面向城市未来的文化活力。本期专刊中,我们为你带来这组从多个侧面深度聚焦于“文化地标”的文章。
如今遍布于上海街巷中的一座座名人故居,依然珍藏着那些岁月屐痕,如同宝库,等待着今天的人们前来发掘。在巴金故居,我们看到属于“故居”新的可能: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资源和影响力发挥着文化平台的作用,同时汇聚多方资源,让所有的资源向公众“说话”,提升着这个文化平台的广度和深度,也因此更增加了文化影响力。
文化名人故居:生机勃勃的活力照亮历史遗存
文/何晶
上海的大街小巷,处处散落着独特的人文风景。武康路、多伦路、山阴路、南昌路、陕西南路……漫步其间,仿佛踏入一个世纪来上海文化的璀璨星河:鲁迅、巴金、叶圣陶、瞿秋白、丰子恺、吴昌硕、林风眠、刘海粟、沈尹默、颜文樑、邹韬奋、张元济、黄炎培、陈望道、蔡元培……众多文艺、出版、教育界的先行者的身影曾在这片热土上汇聚、起步、成名,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如今遍布于上海街巷中的一座座名人故居,依然珍藏着那些岁月屐痕,如同宝库,等待着今天的人们前来发掘。
倘若要问,理想的文化名人故居是什么样子?最直接的答案,或许是走进故居,便走向了悠远的历史,走进了这位文化名人生活的世界,那些尘封的往事随即呼之欲出。位于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搭建了一个文化空间,静静诉说着岁月的秘密。
武康路113号
作为上海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巴金故居在开放之初,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林就叮嘱:这里过去是巴金的家,今后也要是家的样子,有家的氛围……于是,巴金故居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貌,室内的鲜花经常换,连沙发套也分春夏和秋冬两季,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我们试图给人这样的感觉:在你进来之前,巴金先生刚刚离去,或许他去访友、开会,或许去淮海路的邮局寄信了……”走进巴金故居,就触摸到了文学大师的灵魂。由此,也不难理解巴金故居不管是在陈列、设展、开展活动上,都奉行着一个宗旨,“巴金先生有一句名言:‘把心交给读者。’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准则,我们要用‘心’实现跟读者的交流,把巴金先生的作品和精神传播到读者心田,让巴金先生的精神遗产产生润泽心灵的效果。”
巴金故居2011年底开始开放,放置在全国的名人故居的行列中,尚属年轻的面孔。在周立民看来,故居向公众开放,那就必须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考虑到当代人的欣赏习惯,应该既古典又现代,用生机勃勃的活力照亮历史遗存。巴金故居是巴金先生从1955年至2005年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家,“‘家’是这个空间的文化,也是它向公众展示的主题。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巴金先生写作、生活环境的原貌,一桌一椅都有来历,一草一木皆关情。”所以在实体的陈展背后,是等待着来访者发掘的众多故事。
传统的名人故居,基本上是以资料保存、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几大功能为主,作为以巴金先生的寓所和文化遗存为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名人故居,巴金故居同样承担了这些功能,它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资源和影响力发挥着文化平台的作用,但它的特质是,汇聚多方资源,让所有的资源向公众“说话”,提升着这个文化平台的广度和深度,也因此更增加了文化影响力。事实上,如周立民所说,“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突飞猛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设施先进,投入资金可观,观念转变较大,原来的封闭型已逐渐改为向公众全面敞开,无形中这也影响公众的文化意识和选择,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去图书馆,去博物馆,成为很多人的文化习惯,可以说,这些文化公共设施在公众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加。”
巴金故居内部
为了打造这个文化平台,巴金故居的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巴金故居的微信平台,不是单一的微信推送,而是由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共同打造的一个立体平台,它的主体框架由四部分构成。其一是微信专题推送,包括微信平台原创的原典精读的专题,也包括各种活动信息的导引和公众参与的交互平台。其二是憩园讲坛,每年有侧重性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主讲人,从作品出发,引领读者精读作品。其三是展览、朗读会、讨论会、读书会等实体活动,除了体现主办者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之外,这还是公众体验、参与、实现交流的重要文化现场。其四则是与巴金故居20多家学校、企业、社区等结成共建关系的单位以及更多的网友们的互动体系,它能够使巴金故居的活动有输送的接受主体,同时从他们的反馈中能够进一步完善整个平台的设计和策划。周立民对这个立体平台有一个界定,“微信平台是各种信息和资源的汇聚点,它也是总控台和调度员,尤其是打通各构成部分功能,借助微信平台展示、链接、调度,将策划者的意图完整而又灵活地实现于线上线下。”
巴金故居的微信公众平台打通的是各个方面的连结,这即是说,自一开始,巴金故居就是将其放置在整个文化空间的一环中来建设的,更看重的是面向更广大的受众,而非限于某一类群体。周立民表示,这样的工作方式和思路是由当下社会和公众需求而决定的。“在工作中,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每个群体都有强烈的文化需求,尽管需求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是这样的愿望都是很强烈。这就需要我们反思,我们是否适时提供了合适的文化产品?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愿意做一点努力和尝试,尽管能力有限又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完成,但是可以分层次推进,不断积累,这样会形成一个大的蓄水池或资源库,公众选择的空间和内容也就越来越多了。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这个资源库以微信平台为融合大家需求和我们提供资源的端口,希望每个人在这个空间中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实现与我们的互动和交流。这样子,博物馆(名人故居)的功能就扩大了,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和边界的博物馆。虽然,我们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但我想逐年都有增量,都有变化,我相信这个方向是对的。所以接下来巴金故居数字博物馆的项目策划和规划也会开始启动。”
“不读作品,无以文学。”巴金故居的微信公众平台一开始就确定了从文本出发,强调文本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和中心地位,不论推出什么样的选题,都不忘“本”。如作品朗诵会,单独将朗诵的篇目印成作品册发给听众,使其现场有对照,过后可阅读,有时候现场朗诵的是一篇文章的片段,观众手册中收录的则是全文。憩园讲坛系列讲座,讲到某个作家和某部作品,都专门为听众印制现场派送的内部编选作品册,长篇小说选取片段,散文和诗歌则选取代表性和演讲嘉宾重点解读的作品。
这是一种深入的阅读,某种意义上也是当下公众对于文化活动的一种诉求。在过去十年办活动的经验中,周立民观察到一点,“现在公众不怕讲得太深,而是太浅。”“我们拿什么吸引听众?——如果是在家里看一本书就能解决的,拿手机搜索一下就获得的内容,还需要观众到现场来听吗?我们还需要办这样的讲座吗?显然,我们要提供给听众更优质的内容。听众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不止一个,他们的需求的基准线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必然要求讲座要有自己的特点、独特的内容。所以,在设计讲座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是:大众的话题,专家的解读。哪怕一个最流行的话题,也要有不同于一般的讲法和解读。”
巴金先生是作家,这个身份决定了引导公众阅读他和同时代人的作品是巴金故居的应尽之责,巴金故居举办的多种展览、论坛、活动正是由这一个目标出发。“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习惯性的行为,它不可能在参加读书会、听讲座和看展览的那一段时间内彻底完成,所以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体会到文学的丰富性,走出这个现场,由于我们的引导,有的人能够自主选择、自主阅读,这才最终实现了我们的目的。”
巴金的文学人际关系网和地位决定了巴金故居可以成为一个文化桥梁,由他能够连结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人物、事件,甚至有很多超越文学圈的范畴,巴金故居的许多工作也围绕着此扩展空间。周立民介绍,“我们现实从他的朋友圈做起,包括对于文献资料的整理,编辑出版他的友朋文献资料,如陈范予、马宗融、缪崇群等等一些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朋友的文献;还有像沙汀、汝龙等人的书信。我们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合作还办过‘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手札展’,曾在全国几个城市巡展也得到欢迎。在今后,也是从文献资料整理和面向公众展览和其他活动两个方面,来推进这个工作。在资料整理上,首先面对的是那些有学术价值却渐渐被人们遗忘的那些朋友,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在公众活动中,会根据公众的关注点,设计和推出活动,让人们接触和了解巴金和他的同时代人。”
2021年巴金故居举办了“薪传:鲁迅与巴金图片展”,在今年10月该展览会巡展到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国庆期间将举办九叶诗会线上朗诵会,新一季的憩园讲坛将尝试完全是线上讲座的方式展开……巴金故居的活动正在继续。
“薪传:鲁迅与巴金图片展”
巴金故居是什么?名人故居应该是怎样的文化地标?周立民的回答具有代表性,“它是一个人文空间,一个文化平台,它也是一个无限延展的文化符号……”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