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分红的背后,需要硬实的业绩作为支撑,也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有力引导。尊重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回报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的必答题。用好资本市场的良好机制,聚焦主业、深挖潜力,夯实业绩和基本面,给投资者一个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是提高回报能力的第一要务。
上市公司以现金分红形式回报投资者,已然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年的年报披露季,上市公司中期分红预案密集涌现,其中不乏大手笔分红。比如,中国移动、中国平安和中国电信拟现金分红总额均超过百亿元。从以往集中于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分红,到如今年中就予以回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将反哺投资者当成要事,分红金额愈益慷慨,分红节奏日趋常态。
慷慨分红的背后,是硬实的业绩作为支撑。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良好,质量不断提升,实现营业总收入34.54万亿元,同比增长9.24%,实现净利润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19%。二季度业绩增速更是普遍超出市场预期,充分体现出上市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强大竞争力和发展韧性。
慷慨分红的背后,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有力引导。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建章立制,完善现金分红指引,优化激励机制,对长期不分红公司进行监管约谈等,这些举措形成合力,促成2017年至2021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分红总额连续5年超过万亿元,且累计超过6万亿元的可观局面。
掏出本可以放进自己腰包的真金白银,分享给其他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摆在上市公司面前的,是一道“取”与“舍”的难题。上市公司既需要从市场上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也需要舍弃一定的账面余额,与投资者共享成长红利,从而获得市场认可。如何在取舍之间取得平衡,形成良性循环,考验着上市公司的经营智慧和社会责任感。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A股市场“重融资、轻回报”备受投资者诟病,一些上市公司习惯对投资者予取予求,谈及回报时却一毛不拔,时至今日,依旧有一些“铁公鸡”在市场上存在。如此行为无疑是短视的。回报投资者并非一道简单的资产损益表中的“加减法”问题,其“减去”的是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加上”的却是投资者的信心,而投资者的信心是可以发挥出乘数效应的:正是这些信心成就了上市公司的融资、估值,助力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一往直前,撑起了资本市场的稳定成熟发展。
可以说,没有投资者的信心,没有投资者拿出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尊重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回报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的必答题。这里的回报方式,既包括现金分红,也包括以回购股份注销来增厚股东权益等。上市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状况和发展阶段优化回报结构,选择最契合当下发展需要、最受投资者欢迎的那一个,在取与舍、加与减中获得双赢。
“大河涨水小河满”,回报投资者的关键,还在于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分红多少相比,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才是“多个0前面最重要的1”。用好资本市场的良好机制,聚焦主业、深挖潜力,夯实业绩和基本面,给投资者一个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是提高回报能力的第一要务。
今年以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A股市场一度出现非理性调整,预期与信心显得更加珍贵。市场不相信口号,信心的培育是一场长跑,只有真正将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持续稳定的回报机制,才能让信心在投资者心底生根发芽,支撑上市公司迎风蓄力,成功穿越每一个经济周期。
文/李华林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