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本周四在北京召开,资本市场上,多家机器人的概念股也持续超涨。
以绿的谐波为例,这家科创板公司在机器人光环下,股价从今年6月起步,从88元一路飙升至最高的209元。两个月时间,涨幅超137%。尽管近日有所回调,但仍维持在190元左右。
产品市场中,小米率先发布“人形机器人”——CyberOne,进一步带火机器人概念,使得这一赛道再次受到市场关注。
小米投资机器人
作为知名企业家,雷军自小米手机后一直在创业一线:从新能源汽车,又到“人形机器人”。
在小米抢先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之后,8月16日,一位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小米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只是概念性产品。从发布会上的产品介绍来看,CyberOne的动作还十分僵硬,与所谓的服务型人形机器人,还有很大差距。
“小米之所以抢先发布,当然也是为了抢占风口。目前,机器人领域做得最好的,还是美国波士顿的那家公司,发布过的机器狗,名叫Spot,该机器狗能够完成上台阶、稳定跳跃、运输物品等灵巧的动作。”
在这位投资人看来,人形机器人最大的难度在于“执行”。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其他机器人,在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等方面与人类相比,都有巨大差距。“特别是执行,人靠肌肉去执行,而人手、双足都是非常灵巧的机构,国外内机器人公司几乎都很难做出与人一样的机构和纤维。”
除了小米,记者注意到,小鹏也发布过一款机器马。根据介绍,该机器马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来识别环境与对象、规划路径,具备自主运动、目标跟随、自动避障功能。“但无论是小米,还是小鹏,做出来的东西,都没有波士顿这家公司好。”上述硬科技领域投资人说。
第三方融资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机器人就进入小米视线范围。从最早的石头科技,到近年来参与拓野机器人、隆深机器人、爱其科技、可以科技、HITH、赫特智慧……小米已在教育机器人、清洁机器人、足浴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领域,深度布局。
图|小米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
除此之外,小米还与外部合作,比如与伺服系统公司汇川技术,一起入股半导体芯片研发商积塔半导体;联合海天瑞声合作,开源英语发音评测公开数据集等。
对此,上述硬科技领域投资人表示,小米虽然布局机器人领域,但其并不是一家专门做机器人的公司。“小米发布人形机器人之后,未来仍要看小米在该板块上投入多少资源,这决定了其机器人产品将跑多远。”
“5年前就已投过,关注工业和商用机器人”
相对于人形机器人,在投资人眼中最早关注的,还是工业机器人。
8月16日,东方富海合伙人王兵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已相对成熟,目前也有一定创新。“比如,以前只是AGV(移动机器人,或无人搬运车),现在会加个机械手臂,进行更复杂的工作,并在医疗等特定场景上应用。”
记者了解到,在医疗领域,美国的少数高端医院已开始有机器人进行手术,只是价格昂贵,普通人一般不会选择。此外,分药、捡药机器人也在一些医院得到应用。
“从模式上看,AGV底盘是最原始的机器人,他们会替代人类去做一些机械、繁重的工作,比如运货、焊接。由于是机器,所以不会累,效率也最高;之后一些工业机器人会用上2D、3D相机,让机器人有识别功能,进而做一些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现在,工业机器人讲究一个柔性,即用更小尺寸进行一些更灵活性的运动。”王兵谈到。
“总体来说,柔性之后,机器人将更智能,可以分工协作,实现不同工序与操作。也只有柔性之后,机器人才能从工业走到消费,最后进入家庭。”
而从投资时间来看,上述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大概5-10年前,市场就开始投工业机器人了。因为工业机器人有落地的应用场景,因此投资人看得比较多。”
“截至目前,我们看机器人赛道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同时会看一些商用机器人。一方面,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扬,工业中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是一大趋势;另一方面,商用机器人有普及加速的趋势,其中扫地机器人品类,是商业级机器人出货最好的领域。”
在这位投资人看来,在工业上,尽管机器人相对成熟,但竞争程度也很激烈。与此同时,在精度、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上,国内机器人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这些差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是机器人是一个长赛道的原因。另外在价格上,一些本土机器人产品也相对便宜,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打开空间。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机器人仍是VC/PE最主要的投资赛道。第三方融资数据显示,该领域今年共发生224笔投资,顺为资本、嘉御资本、金沙江投资、明势资本、华兴资本、云锋基金等皆有入局。
图|今年以来机器人赛道部分融资
而在这些投资中,天使轮、Pre-A轮、A轮占比较大。对此,上述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告诉记者,这是投资策略问题。“尽管机器人是一个长期赛道赛道,但短期内技术难有突破。一些固定场景已经被占领,创新公司需要挖掘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进行深耕,才会有希望。而在前期投资中,资本更愿意投早期,即扩大占股,降低投资成本。”
机器人从工业到家庭,仍有较长之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中,多位投资人提到了家庭机器人。
东方富海合伙人王兵告诉记者,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从工业到商用,再到家庭。“比如机器人到养老院,对老年人进行护理;机器人代替阿姨,在家里打扫卫生、晾衣服等,这其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做。”
“当然,最开始都是从简单场景,最后再到家庭,因为一款消费级的产品,一定要有强大的功能。目前来看,机器人打扫一层办公楼的卫生没有问题,一套自动驾驶技术,加上地图绘制,以及AI芯片即可。但机器人作为一双灵巧的手,进入养老院,还需要很长时间。”
在感知、认知、决策、执行这4个方面,王兵认为,通过传感器,可以辅助实现嗅觉、视觉的感知;而人工智能的算法优化能实现认知;但到决策和执行层面,就复杂了。“一个决策,人可以通过预测进行判断,最终实现决策和执行,但机器人却不能预测,因此无法决策,实现执行。”
但王兵认为,可以预见的是,机器人在未来一定拥有非常大的市场,投资者看好这一赛道没问题,只是说某个产品在什么时间成熟,例如人性机器人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机器人可以做更多灵巧的动作。
而另一位AI智能赛道领域的投资人则表示,机器人想要从工业进入消费端,最后到家庭,首先需要解决好运动控制系统问题。目前来看,这套系统用在工业上就很好,因为场景简单。但在消费端包括家庭,如果机器人只能完成一项工作,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没有太大吸引力。
“比如饭店里炒菜的机器人,只能炒菜,而不会烤牛排、冲咖啡;商店里的机器人只能指引,而不会识别更多信息,总之这类服务型机器人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简单、重复的动作,基本谈不上人机互交。”
截至目前,上海和北方地区主要做工业机器人,消费领域的服务型机器人集中在深圳。东方富海合伙人王兵认为,机器人虽然是长期赛道,但在非常细分的领域,一两家公司也足够了,不需要投资太多。而作为初创公司,一定有创新能力,或者找到别人没发现的领域。
在王兵看来,现在市场上,还没有通用型机器人。比如扫地机器人,只能扫地;运东西的机器人,只能运输。他判断,未来市场上至少有几十家机器人公司,尽管成熟公司已有稳定业务,但只要能找到细分场景,设计出好的产品,初创公司仍有巨大机会。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