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高温天取消或延期军训是尊重科学之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6 15:52

近日,高温话题引发公众持续热议。随着暑假临近尾声,热浪滚滚之下,作为“传统项目”的新生军训要不要举行、该如何举行,成了不少家长和学生高度关注的话题。

为了培养国民军事技能,传播军事文化,学生军训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对学生进行军训,是根据有关法律和教育部文件而进行的“规定动作”。我国《兵役法》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的学生在就读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2021年4月,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专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规定高中阶段学生军事训练教学时间总计不得少于7天共56课时。

基于法律的刚性规定和教育学生的内在需求,军训成了新生始业教育的经典保留项目,被寄予美好的愿景,希望学生通过军训能够增强体质、改变生活习惯、磨砺意志、强化集体意识等等。军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特殊教育,但如果遇到超强高温,理应科学对待。在这方面,我们并不缺乏深刻教训。

2016年8月,媒体曾报道一起军训过程中的悲剧:陕西泾阳县泾干中学一名16岁学生在军训期间猝死,而事发前两天,泾阳县气象局已经发出高温黄色预警,且该生已有中暑症状。该校校长接受采访时称,“此次事件是突发、意外也是无法预防的”,县教育局局长则认为高温预警信息不用传达,大家都应该知道。

由于体质原因,每年军训都会出现学生晕倒的情况,不必大惊小怪。但是,上述猝死悲剧发生之前,已经露出了种种迹象,并非不可预防。高温黄色预警,意味着有关部门和单位就应对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穿着制服站军姿、踢正步“热火朝天”搞军训的学生,更应该予以充分的保护。然而,在学生猝死当天,泾阳县气象局发布更为严峻的高温橙色预警之下,酷暑下军训依然持续。涉事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温预警的漠视,可见一斑。

今年的高温,更是来势猛烈。近期,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气象部门提醒,除特殊行业外都要停止户外露天作业。学生毕竟不是军人,没有足够的体质准备,不能搞教条主义强上马。更何况,学生的军训目标不是训练出一个军人,而是让孩子们领悟军人的纪律和精神风貌,培养坚毅气质和担当精神,并不急于一时一事。既然如此,特殊情况下军训理应特殊应对。

令人欣喜的是,面对持续高温,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军训做出了调整改变: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鼓楼实验学校等紧急通知军训、国防教育延期或取消。8月14日,长沙市教育局也下发紧急通知:全市所有初中新生一律停止军训;高中新生军训在气温35℃以上(含35℃)时段,严禁在室外开展军事训练,室内体能训练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合理安排。

高温天取消或延期军训,孩子们可以免于不必要的高“烤”之罪,家长安心学校也可以少承受点风险,无疑是明智之举。不过,各地各校要根据实际酌情考虑,并非一定要“一刀切”取消或延期。很多学校绿树成荫,校园环境比较清凉,而且基本上安排在上午进行操练,下午则组织学生聆听各种报告,当然可以照常进行军训。反之,一些避暑条件相对欠缺的学校,切莫为了避免军训调整带来的“麻烦”而心存侥幸,一旦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悔之晚矣。

鉴于高温很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必要主动制定应对预案。能在新生入学之初进行军训,当然是顺理成章的好事,不行也千万别罔顾实际,强行让学生多“吃苦”。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