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俄斗气得不偿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30 07:20

7月26日,欧盟能源部长会议批准了“节气”计划,要求27个成员国从今年8月至明年3月,“自愿”减少15%的天然气使用量,以解决“气短”问题。这个计划只需15个成员国同意即可生效,因此掩盖了欧盟内部严重的分歧。事实上,只要不改变与俄罗斯“斗气”政策,欧盟“气短”的结构性困境就无从破解,集体减气节能的计划也很可能名存实亡。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欧盟四处找油“补气”并勒紧腰带减少能耗的痛苦当口,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俄气)25日表示,由于另一台涡轮机要维修,从27日7点起,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管道流量将从6700万立方米减少至约3300万立方米,即满负荷输送量的20%。这个变故意味着,输欧俄气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减一半。

欧盟指责俄罗斯人为减少“北溪-1”输气量,俄罗斯则反控美欧制裁引发设备维修困难所致。6月中旬,俄气以西门子公司未及时交还送修的一台涡轮机为由,将“北溪-1”管道供应量减少至满负荷输送量的40%。西门子称,涡轮机被送到加拿大维修,但受加拿大对俄制裁影响无法交还。

俄气25日证实,已从西门子收到加拿大提供的允许返还涡轮机的文件,但文件没有回应俄先前提出的有关西方制裁的关切,双方还继续沟通。俄罗斯总统秘书佩斯科夫26日说,俄方希望维修好的涡轮机能尽早返还并安装。德国和加拿大互相扯皮,道出了欧盟与俄罗斯斗气的尴尬与可笑,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欧盟在经贸领域制裁俄罗斯,最没有底气和本钱的就是“斗气”。欧盟在能源领域处于乙方地位,并无与俄罗斯讨价还价的筹码,偏偏跟着美国选择了“战略臭棋”,这才几个月,欧盟就已苦不堪言。

作为欧盟“经济发动机”和制造业领头羊,德国所耗天然气的60%输自俄罗斯;纯内陆国匈牙利65%的石油和85%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存度之高超乎想象,进口能源中约40%的天然气、30%的石油和接近20%的煤炭来自俄罗斯,个别欧盟成员离开俄气供应无异于经济自杀。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一笔糊涂账,是自讨苦吃。无论是肇启对俄能源制裁的美国,还是被美国价值观外交胁迫的欧盟,都掉进自己挖掘的能源危机陷阱。美国是能源储量和生产大国,可以自给自足,尽管如此,也无法承受对俄罗斯封油断气引发的高油价和高通胀压力。

至于欧盟,则被迫喝下自己酿的苦酒,承受“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自残后果——外汇储备充裕的俄罗斯非但不怕天然气没有买家,还隔三差五主动对欧盟成员断供,甚至迫使后者购买卢布以便支付能源款。难怪有人称,俄罗斯已从这场能源危机中赚得钵满盆满,欧盟输得惨不忍睹。

为了缓解能源危机,欧盟不得不出台各种对策,包括寻找石油和天然气替代供应伙伴,说服海湾产油国增加产能,增加一次消费能源中的煤炭比重,加速和强化研制和开发新能源,乃至动员民众压缩日常能耗或改变生活方式,甚至不惜立法定规强制执行。但是,这些举措不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且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欧盟的真正苦日子还不是尚有存储和耗能较少的夏季,而是一步步储量透支和几个月后就无法回避的天寒地冻。德国吕根岛七名市长27日联名致信地区和联邦政府官员,警告试图放弃进口俄气的政策很可能导致人民生活困难并引发社会动荡,敦促联邦政府允许通过“北溪-2”管道进口俄气,以弥补“北溪-1”供应量的一再腰斩。

欧盟7月5日曾决定,各成员国必须在2027年前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是,三五年内没有哪一个油气大户能补上这个天大的窟窿,更别说逾越造价和时间成本都很高的运输环节。

欧盟与俄罗斯斗气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已逐步迫近家门。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近日引爆“政治炸弹”,右翼政党联手推翻德拉吉政府。观察家担心,如果俄乌冲突特别是能源危机继续加剧,刚赢得大选的欧洲主义旗手马克龙恐将败给势力强劲的右翼势力,一旦右翼势力掌握法国,将是欧盟乃至西方世界的一场大地震。

俄乌危机即将满五个月,长期化态势已很明显,但是,也许熬不到俄乌胜败见分晓,欧盟可能率先举起白旗。曾被右翼力量指控亲俄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本周前往莫斯科磋商供气问题。他今年4月曾强调,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无法制裁俄罗斯这样的大国。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6日表示,“北溪-2”管道完全准备好满足欧洲国家的燃料需求,“只是出于纯粹的政治原因才被关闭”。显然,欧盟能源危机的绞索是自己套上脖子的,继续勒紧还是逐步放松,取决于欧盟集体的意志,取决于欧盟能否独立于美国而决策,取决于能否将能源供应与俄乌危机做切割。

文/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