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对“面子工程”须严肃问责,更要强化“叫停”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3 15:00

近日,话题“安徽省委书记批面子工程”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公众热议。7月2日上午,安徽召开16个省辖市二季度工作评议会。省委书记郑栅洁批个别干部“虚、躲、冷、粗、假”,并指出,作风问题背后是政绩观问题。郑栅洁还举例说,某县经济体量靠后,修马路却修了12车道,跑在路上的车却没几辆。

郑栅洁指出:“好做面子工程,不做里子工程,是一些干部政绩观发生偏差、决策失误的具体体现”,可谓是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如何才能遏制地方政府及个别官员不顾现实地建设“面子工程”呢?用郑栅洁的话说,就是要“严厉查处、严肃问责,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该清除出队伍的清除”。这样的表态契合公众意愿,令人提气。只有对“面子工程”坚决亮剑,严肃追究决策者的责任,才能以儆效尤。

当“面子工程”木已成舟,即使问责再严厉,仍是“马后炮”,已被损害的政府公信力、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挽回。“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遏制“面子工程”,更重要的是在工程上马之前或者上马之初,及时叫停,踩住“刹车”。

大量案例告诉我们,一些地方的“面子工程”之所以屡禁不止、屡见不鲜,与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不到位有关。扎紧制度的笼子,织密监督权力之网,是源头遏制“面子工程”的根本措施。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包括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职能作用。

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既是《监督法》赋予人大的法定职责,也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中共中央办公厅2018年3月印发的《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对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等方面的审查监督。强化预算审查监督,守护好人民的“钱袋子”,各地人大常委会大有可为。

这方面有范例可供借鉴。比如,2020年,重庆市江北区的一个拟投资9.76亿元的重大项目被“喊停”,就是缘于江北区人大的“五评”结合预算监督方式。江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专家及第三方机构深入调研、认真评估后认定,与近10亿元的巨大投入相比,该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不明显,遂向区政府提出“暂缓实施”的最终评估审议意见;浙江省东阳市人大修改完善的《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监督办法》规定,财政资金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票决通过后,才可以实施。据此,东阳市人大常委会曾在3年内4次否决政府投资项目,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重庆江北、浙江东阳等地人大常委会创新预算审查监督机制,硬化监督措施,对偏离民意的重大投资项目勇于说不,有效防止“面子工程”上马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供各地学习借鉴。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语气沉重地指出:“大家普遍对不作为有认识。不作为对党和国家工作有危害,但有时乱作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遏制“面子工程”,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宗旨意识、法治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与此同时,还需要用好治标利器,夯实治本基础,深化标本兼治,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制度,筑牢源头防范“堤坝”。各地人大积极担当作为,用好预算审查监督这把“利器”,及时发现并叫停“面子工程”,为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保好驾、护好航,无疑是一项承载公众热望的迫切之需。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